小時候,父母總教導我們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長大後,年邁的父母卻變成了那個

容易相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語”的人

近年來,老年人上當受騙案件高發,

仔細看來,似乎還是那些老掉牙的套路,

但爲何還會有老人屢屢上當?

作爲子女,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引導他們

避免落入騙子的圈套呢?

今天是重陽節,

即使我們不在爸媽身邊,

關心亦應時常在線,

這些騙子的慣用伎倆和防騙技巧

快讓他們收好!

你在網戀,TA在詐騙!

有人說,所有騙術中,

最可惡的就是這一種

“網絡交友”類詐騙

不但騙錢,還騙感情

“假靳東”視頻裏的話術套路

最近幾天,假“靳東”上熱搜了。

其實靳東只是被假冒的明星之一。爲了收割中老年“姐姐粉”、“阿姨粉”,“劉愷威”、“馬雲”甚至“鍾南山”都成爲了在視頻中對粉絲們噓寒問暖的“中老年偶像”。

這些視頻的共同特點,是將名人蔘加活動的原視頻進行剪輯,再加上後期配音合成。而它真正的目的,就是想方設法讓老年人掏錢!

目前,各大短視頻APP已成爲中老年人的日常娛樂項目,既能打發時間,又能排解寂寞。但老人接觸互聯網時間較短,防騙意識較弱,對網上信息辨別能力差,很容易被騙子迷惑。

請記住,網上談情,認真你就輸了!

安全提示:網絡交友需謹慎,“真情”陷阱終爲錢。一旦遇到異常熱情的人,需要提高警惕。如果對方提出因遊戲充值、投資開業、生病救急等,要求向其匯款時,更要留個心眼,切勿在未深入瞭解對方底細的情況下,輕信對方的承諾,落入“情感”陷阱。

神醫神算,結夥作案!

“你兒子近期會有災難,輕則癱瘓,

重則屍骨無存”

“只要你把家裏的錢財拿出來,

開個光就能免災”……

都2020年了

還有人信這種鬼話?

這是警方破獲的真實案件——

有騙子假裝問路,向老人們打聽神醫住處,另外一名騙子一唱一和將老人騙到偏僻處,此時所謂的“神醫”聲稱老人的子女有血光之災,以“做法”消災的名義騙取老人的首飾、現金等。

此類案件並不少見,詐騙中,騙子多打着“包治百病”、“民間偏方”的噱頭,幾人結夥作案、分工明確,計劃周密,互相配合,以不同角色參與到詐騙中,在取得信任後,引誘受害人中招,從而騙取錢財。

鬼神之說爲迷信,拿錢消災不可信!

安全提示:

當今社會,仍有不少人存在迷信心理,這種心理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實施者謊稱有“神醫”、“高人”可以包治百病或消災免禍,以此來實施犯罪手段把迷信者的錢財盜走。面對此類所謂“大仙”,一定要引起警覺,切勿聽信對方言語,謹防上當受騙。

免費贈送,步步引誘!

貼心的服務,免費的禮物,

萬能的保健品,正榨乾你的小金庫!

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佔了五成以上,老年人一直是保健品鏈條上的焦點人物。

人到老年,想健康長壽,提高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適當購買保健品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和無良商家爲了賺取鉅額利潤,利用老人渴求健康和擺脫孤獨的心理,讓不少老人深陷保健品騙局,每年受騙上當的案例層出不窮。

聽聽騙子自己怎麼說

關於保健品,這些你需要了解

老年人普遍對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比較關注,也願意在偏方、保健品等上投入。請一定要謹記,凡聲稱保健品能包治百病或專治疑難雜症的,不要購買!凡以產品銷售爲目的的養生講座、專家報告等,不要參加!

高額收益,有去無回!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父先投了1萬多塊到理財產品裏面去,沒多久就收到了第一筆收益200元,並提示2個月後收入爲800元。看似非常靠譜,還能穩賺收益?於是在高收益的誘惑下,蘇父拿出全部身家,又追加4萬多投資了更高回報的產品……結果人去樓空,掉進了一場高收益爲幌子的騙局。

這樣的事情在現實中屢見不鮮,而數額之大,令人咋舌……

還有一些養老服務機構、企業打着養老服務、健康養老名義,承諾高額回報,以向老年人收取會員費、牀位費,欺詐銷售“保健品”等手段,實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非法集資、傳銷等犯罪,給老年人造成嚴重財產損失。

請老人們時刻謹記,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老年人應當冷靜分析!在投資前應多與家人商量。老年人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最好到銀行、證券等正規金融公司辦理。

突然中獎,等你入網!

家住郊區的老馬前段時間收到一封信,信封裏是一公司送的“刮刮獎”卡片,還有公證書,仔細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萬元鉅獎,立即撥打卡片上電話要求兌獎。結果,她根據電話操作分別打款被騙走了16萬元。

除此之外,還有騙子冒充節目組打電話稱“中獎了”、成爲了幸運觀衆,或者老人在外撿到中獎彩票,騙子會要求你先繳納“個人所得稅”,“公證費”等,實際上就是騙錢的套路。

天上不會掉餡餅,若以各種理由讓你先進行匯款的必定有詐!

安全賬戶,不存在的!

78歲的張爺爺,在接聽了一個詐騙電話後,收到了“紅頭文件”稱要被逮捕,須繳納60萬保障金自證清白,於是被人忽悠着將自家房屋以低價賣給了一家公司。後來,自稱是買主的人拿着房本,到老人家裏,催他趕緊搬走。老人價值210萬的房子只賣了160萬,而老人一直以爲是抵押房產沒想到變成了賤賣房產,並且這一切都沒有對家人提及。

冒充公檢法、僞造紅頭文件,這類詐騙專坑老人。詐騙分子假借公、檢、法等等工作人員名義,通過電話,編造你有法院傳票,涉嫌犯罪等幌子,要求你去領取傳票或立即歸案,同時會提供給你一個電話號碼,只要你撥打了,就會有另一名騙子對你進行恐嚇。最後,以你的身份信息泄露,哄騙你將名下的存款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上。

一旦你聽信騙子的話把錢轉到“安全賬戶”上,你的錢和騙子便會立即人間蒸發。

執法辦案單位以及銀行都沒有設立“安全賬戶”,公安機關也不會電話辦案,更不會讓你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賬。

冒充熟人,儘快覈實!

此類案件,最爲常見。

冒充受害領導同事、親朋好友,提出幫忙買機票、幫忙付款、幫好友救急等的等要求,以此騙取錢財。

尤其針對老人,冒充子女詐騙的案例比較高發,不法分子利用父母愛子心切這一點,打着報學習班、急病入院等幌子,編出一場情況緊急的大戲,引誘父母們迅速轉賬,導致受害人被騙。

遇到自稱熟人或接到陌生電話,請提高警惕,先進行確認,千萬別把錢匯給陌生的銀行賬戶,如朋友親戚借錢,請與本人覈實清楚後,讓對方提供本人的銀行賬戶。

切記!!!

如果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

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並提供騙子的賬號和電話等詳細情況,

以便公安機關及時開展偵查破案!

除了提高防範意識,

作爲子女的我們,

也還要記得,

對於老人來說,

關心和陪伴纔是更重要的。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惟願你們,歡顏一如當年

來源:中國警察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