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寶馬X5的車主,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年薪80萬。選車理由:原先開的是奧迪A6L,到現在也有6年時間是時候換車了,開慣了轎車喜歡SUV的駕駛感受,對比了保時捷Macan空間太小,所以提了這臺X5。這次受老謝邀請給大家分享用車感受,希望對你的選車有幫助。

這是一臺新能源的寶馬X5,在北上廣深這些限牌城市可以享受免搖號政策,當然這次更多是針對產品力層面探討。外表上粗略看去,它相比燃油版的寶馬X5並無獨到之處依然是這副略顯張揚的運動套件前臉,不怒自威。

細節之處會發覺一絲端倪,例如它的大燈側面只寫了“BMW LED”,說明它並沒有配備燃油版40i車型的自適應頭燈。側面的細微區別體現在前翼子板上,蓋板之下是慢充接口可支持最大16A的電流輸入,官方數據充滿要6.5小時。

上車之前先吐槽一個配置,指導價80多萬的車沒有無鑰匙進入,從便利性角度講我反正接受不了。20英寸輪圈搭配倍耐力 2ZERO輪胎,規格前27545R20後295/40R20。多輻條樣式普普通通,剎車卡鉗也沒做任何塗色處理。

車尾的區別同樣不明顯,除了“ Xdrive45e”之外很難找到新能源專屬的元素。當下不少車輛爲了彰顯環保理念都選擇把排氣口隱藏,不過這臺X545e也並未這麼做。來到後備廂,可以說是寶馬X5的保留優勢。兩段式開啓尾門非常討喜,既可以防止內部物品滑落又有效控制了上揚部分的長度。打開後形成的平臺質地堅硬,不用擔心被行李劃傷。

內飾風格同樣沿用新一代寶馬的家族設計,足夠的簡潔,層次感分明,屬於很耐看的設計。儀表盤上明顯的不同在於使用動力比例表代替轉速錶,電量顯示頂替了水溫表。錶盤上藍色柱狀部分代表當前狀況下允許純電行駛的速度和油門開度,這些都是動態變化的。

視線來到中央地臺,是我對X5車內好感最多的地方。水晶擋把造型別致,iDriver旋鈕也用了多個棱面切割的樣式彰顯質感。好消息是即便是低配的30i車型也是如此。前排採用運動座椅樣式,常規8向調節+手動腿託+電動腰靠夾緊和電動頭枕上下,但沒有腰部支撐調節。乘坐感受上椅子的包裹感強,柔軟度一般。

第二排座椅柔軟度比第一排好,然而靠肖角度不可調會讓人覺得長途乘坐不夠舒適。再加上之前文章多次提到的腿部空間一般,導致這一代X5的後排舒適性在同級別沒優勢。

動力方面:搭載3.0T+電動機的動力系統,有了電機的加持,X5 45e的動力表現更加活躍和輕快響應速度和平順性都更上一層樓。8AT變速箱的表現還是那麼出彩,一些寶馬燃油車型上低速頓挫的瑕疵在這臺插電混動車上也被完全抹平了。

難得的是,即便在較低電量下,寶馬X5 45e仍能極大程度保留優異的駕駛感,這其中包括絕對動力性、響應速度和平順。全力起步轉速並不高,只有不到2000rpm,但隨之而來的推背感可謂強烈,3.0T+電機的組合名不虛傳。

純電模式油門踏板設定偏積極,市區跟上車流相對輕鬆,不過還是不建議做更激烈的嘗試,包括高速行駛,只靠82千瓦的電機帶動這麼大的車當然不會有很好的表現。空氣懸架對舒適性的提升並不太大,倒是側傾控制不錯。底盤對大振動處理到位,連續小振動則保留了較多路感。

轉向在同級別算比較輕盈的,低速揉庫非常輕鬆,高速又有不錯的中心感,配合上靈敏的車頭響應,開起來一點也不顯大很輕快、靈活。靜謐性方面表現符合預期,發動機噪聲隔絕比燃油版車型還稍好一些,小問題在於胎噪比較突出。

結語

總的來說84.9萬提了這輛寶馬X5,開了2850公里,車主想說句實在話,混動X5的優點:動力強勁,駕駛感出色,主要是上班地方在北京限牌搖號方便。缺點:舒適性配置偏低,第二排實用性一般,車身太重。最後車友們覺得這個價位選GLE還是X5更合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