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朋友覺得想要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採用暴力來廢掉對方。

可實際上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都是一些看上去沒什麼傷害的事,整個過程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這個人完全意識不到正在廢掉,往往這樣的方式都是很可怕的。

那麼接下來就跟大家來聊一聊,想要徹底“廢掉”一個人,不需要使用暴力,用以下這3個手段就可以。

一、持續的打擊和否定對方

相信大家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比如“你不行的,還是放棄吧”,“這個真的是不太適合你”,“你還是安穩一點比較好”,這樣的話想必大家都聽到過吧?

其實現在有些父母就經常這麼說孩子,有些孩子可能從小就總是被父母否定,這些父母可能從來就沒有誇讚過孩子,也許這些父母這麼做是爲了激發孩子。

但有時想要激發孩子不能一直是否定,有時候也應該要誇讚和表揚一下孩子,不然總是去否定打擊沒有任何的表揚,孩子就像根彈簧一樣,長期這樣去壓着彈簧,最後彈簧就沒彈力了

適當的去壓一下孩子,孩子纔可能彈得更高

而當我們邁入社會後,有時也會遇到喜歡否定我們的人,如果我們經常遭到這些人的否定,我們就很可能會去質疑自己,可能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

心理學就對此有過解釋,一個長期生活在被否定環境中的人,最後潛意識就真的會認爲自己不行。

心理學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告訴我們,自己和周圍人對自己的期望,往往會影響自己的人生境遇。

所以如果身邊有經常否定我們的人,我們要是不想被這些人給廢掉的話,我們最好是離這些人遠一點比較好,很多的時候環境真的會影響到一個人。

二、不斷滿足對方的虛榮心

不斷否定一個人,可以廢掉一個人,不斷讚美一個人,滿足對方虛榮心,也能廢掉一個人。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物極必反的道理,任何的事物都應保持在平衡的狀態。

也就是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既要接受到讚美也得接受否定,這樣維持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那麼這個人才會有動力去做事,對這個人的發展也纔會有好處。

如果失去了平衡,那就會出現危機。

虛榮心這個東西,其實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壞的一面。

好的一面是適當的虛榮心,能成爲我們前進的助燃劑,還可以讓我們對未來充滿熱情。

壞的一面是過度的虛榮心,會成爲我們前進的絆腳石,會讓我們處在自我陶醉的狀態,對我們的未來發展是很不利的。

就比如一個從小生活在被誇讚,一直被表揚環境中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從來沒被別人否定過,也從來沒有遭到別人的打擊,那麼就會釀造出孩子的玻璃心。

這樣的孩子將來一旦邁入社會,若是遭到了別人的否定與打擊,那麼這個孩子將很難承受這些,會對孩子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除此之外,由於孩子的虛榮心被過度滿足,孩子會覺得自己決策都是對的,孩子將很難看到一些潛在危機,很容易掉入到別人設置的陷阱中。

所以說有時適當的去誇讚一個人,只有這樣纔不會把這個人給廢掉,適當的誇讚對這個人是有好處的,過度的誇讚就可能會廢掉一個人。

三、讓對方一直在安逸環境

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時安逸看上去是件很美妙的事情。

比如一個人做着份十分輕鬆的工作,這份工作沒什麼技術性,對自己也不會帶來提升,但是這份工作卻很穩定,這份工作呢十分地安逸。

每天自己就是上班後等着下班,下班之後就可以好好放鬆自己,提前就過上了老年人般的生活,感覺十分的愜意,感覺十分的幸福,覺得不會有危機。

但是社會環境是會一直變化的,一旦哪天環境發生了大的轉變,到時自己又沒什麼過人的本領,那麼自己人生就容易出現危機,自己將很容易被社會給淘汰掉。

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時適當的危機感,能幫我們改善自我。

美國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裏克森說過,適當的危機感更有助於個體發展,危機感往往代表了一個人的遠見。

人若是沒有一點危機感,在安逸環境中沉迷享樂,這個人就很容易被廢掉,未來很容易會出現危機。

就像如一些賭徒在牌桌上時,由於長時間保持亢奮的狀態,很難意識到自己已傾家蕩產,等冷靜過來後才感到很後悔,所以說安逸並沒有那麼美好。

總之我們要想讓自己人生屹立不倒,那麼就應該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這樣就算危機出現也能輕鬆應對。

不然我們一直處在安逸的環境中,不肯對目前的自己做出任何的改變,那麼遲早有天我們就會被自己廢掉。

以上就是廢掉一個人的3個手段,希望看完後能對你有所啓發,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