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客戶端的網友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0月29日星期四,今天的軍報有哪些精彩內容呢?

在新型武器裝備科研試驗中,基地是“醫生”;在武器裝備鑑定定型時,基地是“考官”;組織基地化訓練,基地是“導演”;實施訓練績效評定,基地是“裁判”;促進部隊戰法創新和改進,基地是“教練”。敬請關注頭版《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英才方陣領軍“打仗實驗室”》。

10月28日22時許,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標定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敬請關注頭版。

昔日全殲美軍“北極熊團”,今朝跑出轉型“加速度”,第82集團軍某旅從抗美援朝光輝戰史中汲取強軍力量。敬請關注第二版《轉型重塑,薪火傳承英雄氣》。

面前的老人,精神矍鑠,樂呵呵地看着我們,額頭上的“酒窩”一跳一跳,那是在朝鮮戰場上被彈片擊中留下的傷疤。至今,那枚彈片還嵌在他的額骨中。關注第三版《勇敢的“神炮手”》,帶我們走近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周繼成。

美國的決策者應該明白,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早已成爲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推行一家獨大贏家通喫的單邊主義、例外思想、霸凌行徑根本行不通,註定被碾壓在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之下。敬請關注第四版《沉迷軍備競賽,侵蝕世界和平根基》。

“孤膽英雄”楊子榮,如今並不“孤單”。楊子榮犧牲73年後,今天的“楊子榮英雄偵察連”,接續傳承“楊子榮精神”的同時,信息化進程也正隨着時代發展快速推進。2012年,連隊正式列裝數字化裝備,成爲全軍第一支信息化、數字化偵察兵部隊。敬請關注第五版《走進“楊子榮英雄偵察連”——用傳奇致敬傳奇》。

“問計於兵”關鍵在怎麼問、問什麼,重點在問完之後怎麼辦,需要形成從意見建議到措施行動的完整閉環,敬請關注第六版。

“絞殺戰”,妄圖用持續不斷、全面猛烈的大轟炸,切斷志願軍後方補給線。然而令敵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志願軍物資運輸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幅度增加,奇蹟般地在朝鮮戰場上建立起“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解決了作戰物資的補給運輸問題。美軍將領範弗裏特感嘆:“共產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送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那麼,奇蹟是如何創造的呢?詳情請關注第七版。

前不久,海軍陸戰隊某旅突擊車連政治教育課堂上,指導員張曉飛將平日裏“大行其道”的軍營“口頭禪”集中展示,並安排兩名事先排練好的戰士現場演示。此舉一出,課室裏瀰漫着濃濃的“火藥味”,臺下官兵個個睜大了雙眼。敬請關注第八版《帶兵人,少說傷人的“口頭禪”》。

高山之巔,空軍某雷達站一座巨大的雷達天線不停旋轉。雷達方艙內的屏幕上光點閃爍,官兵們正全神貫注研判空情、分發處置,警惕的目光通過無形電波穿透雲海,時刻守望着祖國的空天。敬請關注第九版空軍某高原雷達站官兵戰鬥生活掠影:《雪域高原“千里眼”》。

面對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着眼“十四五”時期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無疑將成爲決勝未來的關鍵要素。詳情請關注第十版《強勁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爲適應所謂“大國競爭”需要,各軍種紛紛進行兵力結構評估,美軍新一輪兵力結構調整折射什麼霸權迷思?敬請關注第十一版。

當《解放軍報》“長征”副刊標記到“第5000期”字樣的時候,一個醒目的路標又在我們眼前高高矗立。路標,承載的是記憶,銘刻的是征程。此時此刻,站在它的身邊,我們情不自禁把目光回望,深情回望一段獨特的生命旅途,細細體悟那經由歲月積澱的榮光與夢想。敬請關注第十二版寫在“長征”副刊出版第5000期之際:《向着榮光與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