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這件事,無外乎兩途,要麼自學,要麼求學。自學固然有成功者,但有師者指點則事半功倍,所以,想要儘快學有所成的人往往選擇拜師高人。

比如說書法吧,你可以自學,臨帖苦練,但其中很多奧義技巧卻不是關起門來就能自己琢磨透的,如果拜入名家門下苦學數年,或許就抵得上自學十年。

啓功

當然,拜師,還有另外的一項福利,就是可以享受到師傅光環的蔭庇,古人很講究師承,出自名門,自然也能爲臉上貼金,不過這隻能算是“附加值”,於學習而言學到了多少本事纔是本質目的,所以真正的“高徒”,甚至不屑於時時搬出師傅的名號來。

就像啓功,名滿天下的大書法家,如果他晚年不提,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與齊白石有過一段師生情緣,換成別人,恐怕早就在還未得名之前就把齊白石掛在嘴邊,以此來長自己的臉了。

二三十年代時,啓功已對書畫開始着迷,當時他住得離齊白石比較遠,但因爲一個遠房親戚,他認識了已經六十多的齊白石。

齊白石

啓功這個遠房親戚是專做壽木生意的,人老了就得提前準備壽棺,齊白石也不例外,六十多歲的齊白石也早早就替自己準備了壽棺,就是找啓功的這個遠房親戚定的。

這個親戚知道啓功很喜歡寫寫畫畫,就告訴他說:不久前有個挺有名的老頭兒在自己這裏定了壽棺,你要想學我可以介紹你認識那老頭兒。

就這樣,啓功和齊白石的人生交集便開始了。齊白石很喜歡啓功,覺得他是個很好學的“小孩子”,十幾歲的啓功也超級崇拜齊白石,覺得他就是自己想要成爲的那種大師。

啓功少年時

不久之後,齊白石收下了這個小孩爲徒,啓功從此得以可以自由出入齊家,只要他來,齊白石總是很高興。

啓功想先把書法學好,於是纏着齊白石要他教教自己書法該怎麼練,齊白石問他現在是怎麼學的,啓功便把自己臨過的一一的講給齊白石聽。

齊白石聽完之後很久不語,最後才緩緩說自己不太贊同一味臨帖,他告訴啓功,寫字嘛,就是愛怎麼寫就怎麼寫……

啓功書法

那時候啓功的確還只是個對書畫有興趣的孩子,對於齊白石這句話估計他當時完全聽傻了——愛怎麼寫就怎麼寫豈不是亂寫?那怎麼能學好書法呢?

或許在年少的啓功聽來,齊白石這樣教他書法只不過是在敷衍,他也不敢多問,卻也沒有再多去琢磨齊白石的教誨。

後來又有一次,齊白石教啓功賞畫,他告訴啓功,石濤畫的樹有個特點就是很直,一點彎都沒有。

啓功對石濤的畫不熟,對齊白石所說深信不疑。

啓功

後來他在別人那看到石濤的畫,看到那畫中的樹不直,便說這是假畫,因爲畫中的樹不直,結果鬧了笑話,人家那是真跡。

這以後啓功就有些懷疑齊白石是不是在“誆”自己——教的怎麼都是錯的呢?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啓功沒有再跟隨齊白石學習,不過好在啓功從未放棄對書畫的熱愛,最終找到了自己學習書法的方法成爲了一代名家。

當啓功晚年講述了那段齊白石教自己書法的故事時,人們才知道他原來也曾經是齊白石的學生。

啓功繪畫

如今還有網友感嘆:幸好啓功沒有學齊白石教他的方法,否則,愛怎麼寫就怎麼寫這樣學書法的方式,恐怕是成就不了啓功的。

不過,想來齊白石當初也不是真的敷衍啓功,也許在他的立場,只是說不要被臨帖束縛了自己手中的筆、不拘泥於古人的筆墨,而是要率性地寫出自己的風格來,只是對於當時才十幾歲的啓功來說,這句“愛怎麼寫就怎麼寫”顯得有些超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