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家集藥品製劑及原料藥的研發、生產、銷售,藥品與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於一體的創新型醫藥企業,立方製藥創新型醫藥企業“名不副實”,應收賬款週轉率逐年下滑等一系列問題仍需引起關注。

2020年5月21日,合肥立方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方製藥”)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在中小板上市。擬發行2316.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25%,由民生證券保薦。

據發現網瞭解,立方製藥曾在2015年首次申請IPO,但因保薦機構西南證券被立案調查遂撤回上市申請,今年立方製藥再次闖關IPO,保薦機構換爲民生證券。

圖片來源:立方製藥官網

儘管已是二度申報上市,但立方製藥依然存在行業定位不清晰,應收賬款週轉率逐年下滑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已向立方製藥公開郵箱發送採訪函請求釋疑,然而截至發稿,立方製藥並未給出合理解釋。

創新型醫藥企業“名不副實”

立方製藥成立於2002年,是集藥品製劑及原料藥的研發、生產、銷售,藥品與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於一體的創新型醫藥企業,對醫藥工業及醫藥商業形成全產業鏈覆蓋,主要工業產品涉及心血管類用藥、消化系統用藥、皮膚外用藥、內分泌系統用藥等領域。

儘管立方製藥在招股書中表明立方製藥是一家創新型醫藥企業,但從具體數據來看並非如此。

立方製藥業務分爲兩大板塊,分別爲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醫藥工業方面,以滲透泵控釋技術爲核心,進行產品開發和產業化。醫藥商業方面,建立現代物流配送中心。2017年-2019年,立方製藥醫藥工業收入分別爲2.34億元、3.99億元和4.91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爲20.18%、28.14%和29.92%;醫藥商業收入分別爲9.25億元、10.20億元和11.51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爲79.82%、71.86%和70.08%。公司收入以醫藥商業板塊爲主。

數據來源:招股書

此外,2017年-2019年,立方製藥的研發費用分別爲1838.82萬元、2378.94萬元、和3744.44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1.58%、1.67%和2.27%,而同期銷售費用分別爲1.19億元、2.59億元和3.28億元,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10倍左右。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單位: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立方製藥雖然表示自己是一家創新型醫藥企業,但是收入主要集中在醫藥商業方面,可能與創新性醫藥企業的名號並不掛鉤。

有專業分析稱,研發能力是製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立方製藥作爲一家創新型醫藥企業,但其營業收入主要依靠醫藥商業,銷售推廣費用投入遠遠大於研發投入,難免讓人對其自身“創新型醫藥企業”的名號產生懷疑,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爲。

應收賬款週轉率逐年下滑

立方製藥2017年-2019年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爲1.56億元、2.12億元和2.38億元,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13.47%、14.96%和14.49%。應收賬款數額逐年增高。

數據來源:招股書 (單位: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立方製藥應收賬款數額較大且逐年上漲的同時,其應收賬款週轉率也在不斷降低,2017年-2019年立方製藥的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爲9.62、7.74和7.33,呈下滑趨勢。

數據來源:招股書

對此,立方製藥在招股書中解釋稱,應收賬款週轉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公司醫藥工業客戶結構中配送型經銷商的佔比逐年提升,公司通常給予配送型經銷商一定的信用期,導致醫藥工業應收賬款餘額增長較快;二是公司醫藥商業的配送業務逐步向大型醫療機構擴展,導致客戶平均結算週期延長,應收賬款週轉率有所下降。

此外,立方製藥的存貨週轉率狀況同樣欠佳。2017年-2019年立方製藥的醫藥商業存貨分別爲1.35億元、1.39億元和1.49億元,存貨週轉率分別爲6.57、6.89和7.38,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存貨週轉率均值分別爲7.85、7.96和8.24。立方製藥的存貨週轉率低於行業均值。

數據來源:招股書

上述專業人士對此分析稱,立方製藥應收賬款逐年上升,應收賬款週轉率下降,表明立方製藥的資產週轉能力有所下降,若未來其客戶的經營狀況發生變化導致無法及時回款,存貨週轉率較低難以快速變現,或許會給立方製藥帶來壞賬損失、資金鍊斷裂等諸多問題。

(記者:羅雪峯 實習記者:陳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