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發表了一則小感慨:學生每天疲於奔命,根本沒有時間思考,下課或者午休的時候,很多學生都在爭分奪秒趕作業。中考科目越來越多,學生的作業負擔越來越重,每天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是首要任務,靜下心來思考總結已經成爲奢望。隨着中考科目的不斷增加,留給學生的睡眠和思考的時候真的越來越少了,這一點,我真有些擔心。

小感慨。

而回想起我以前讀書的歲月,我清楚地記得,下課或者放學的時候,經常有同學就一道數學或者物理難題進行討論,有時爭論還很激烈,最後要到老師那裏去尋求仲裁,獲勝者歡呼雀躍,在思考的過程中,在激烈的討論過程中,獲取了知識,思維也得到拓展。

而現在,還真不是學生不願意靜下來思考討論,學生真的太忙了。上週評講了一道壓軸題後,我跟學生說,學好數學,光靠刷題是不行的,一定要靜下心來思考。我的話還沒有說完,一位學生在下面接話:老師,你看看我們每天有多少作業,哪裏還有時間思考。

我回頭看了一下黑板的左邊,密密麻麻的作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道法,生物,地理,7科作業,真的有些可怕。學生說這還不可怕,最到倒黴的一天,有8科作業。

疲於奔命,真的。如果認真完成作業(我說的是認真完成,不是應付),至少有三四個小時。當然學霸的速度會快一些,同時學霸也會在學校搶一切時間儘可能多地完成作業,甚至下課十分鐘,也有不少學生搶時間做作業。現在的課間十分鐘,我發現不少學生要麼搶時間做作業,要麼趴在桌子上睡覺,曾經課間十分鐘充滿活力的景觀,似乎不見了。

思考,很重要。

網友留言,現在孩子連睡覺的時間都快沒有了,哪裏還有時間思考?網友留言:天天應付老師作業應付到晚上十一二點,哪來的時間給學生思考?數學題不會直接查答案。

網友小劉媽留言:娃兒讀初一,每天做作業都要做到12點以後,天天趕作業,沒有時間讀書,思考問題,這樣有什麼效果,就是個做作業的機器,就是學出來也是一個書呆子。

看到這些留言,心情真的很沉重。教書二十多年了,算一算離退休也不遠了,說實話,我還真的很懷念剛教書的那些日子,那些年代中考科目沒有這麼多,學生壓力也沒有這麼大,看到學校擠在一起討論題目,攻克難題的場景,心裏感到很欣慰。

我對現在的學生真的很同情,但又無可奈何。中考科目很多,因此每位老師都要佈置作業,幾乎所有老師佈置作業的時候,都會說自己的作業量不大,可是七八科作業的累積,真的是“天量”。有時我在想,如果我再讀一次中學,我恐怕都承受不了,教學非得如此苦累嗎,我不太看得明白。

我不是說數學就要佔據更重要的位置,但實事求是地說,我們讀書那個年代,的確花了很多時間在數理化這幾門學科上面。我清楚地記得,當年我們讀書的時候,數學老師佈置作業的時候如果說一聲,最後一道題有難度,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那時我們真的會去思考,而且不少同學首先就做這道難題,看誰先做出來,不會做大家也會擠在一起討論,分享。

而現在,我發現一個現象,如果我佈置作業的時候說一聲,同學們,最後一道題目很難,大家可以去挑戰一下。第二天交上來的作業,絕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去動這道題,他們自動迴避了難題。其實,還真不是學生不願意去思考,的確是忙完各科作業,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

教育,可以慢一點。

總覺得現在的教育有些太累了,太急了,想想最近一些省市增加中考科目,不免更擔心。減負,真的還是很有必要的,攤大餅,不是最好的方法。科技強國,數理化還是很重要的,培養全才很重要,培養專才也是很重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