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一首展現梨園青少年才俊的暖場表演《梨園飄芳韻水袖》在黃埔區南灣(初心館)千人會堂上演,一場由穗東街道辦事處、穗東街文化站主辦,黃埔區戲曲家協會、穗東街秦中英藝術家協會、黃埔區夏園小學“小紅豆”粵劇社團協辦的海絲國際粵劇藝術節暨麥炳榮藝術館揭幕儀式拉開了序幕。

爲水鄉文化注入新活力

穗東街麥炳榮藝術館融入了南灣水鄉的安謐古樸和人文底蘊,藝術館內陳設了粵劇簡介、名家資料和服裝飾品,利用多種手段共同呈現粵劇傳承中的城市新活力。

據悉,穗東街深受“海絲文化”影響,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粵劇文化傳承多年,粵劇人才輩出。據不完全統計,穗東街轄區內大小民間粵劇組織多達 600家。源自本土的藝術家秦中英老先生、伶影雙棲先鋒麥炳榮先生更是蜚聲中外、享譽國際,他們塑造了一個個生動傳神的舞臺形象,將粵劇發揚光大。

當天,活動現場進行了海絲國際粵劇藝術節啓動儀式和麥炳榮藝術館揭幕儀式。

不少粵劇藝術家蒞臨現場,給街坊們帶來精彩的粵劇或曲藝表演,贏得臺下陣陣喝彩。

活動現場的角落等區域還設置了粵劇展示臺,粵劇表演的道具、頭飾、戲服等物在觀衆面前一一呈現。

多措並舉扶持“新血液”

近年,黃埔區政府、文聯、各街道辦大力扶持粵劇,穗東街也開創出了一條大膽創新的粵劇發展策略。去年穗東街夏園社區裝修夏園粵劇排練場,爲麥炳榮藝術館購置全套專業演出音響、樂器。黃埔區穗東街黨工委書記鄒志強帶頭支持粵劇發展,從自己唱粵曲,到擔任粵劇角色,再逐漸發展粵劇任務到轄內機關科室和社區,營造全民唱粵劇,擔任角色上臺表演的氛圍。

爲更好地弘揚本土粵劇文化、展現本土藝術家作品風采與培養社區戲曲人才,穗東街黨工委辦事處積極弘揚粵劇傳統文化,從去年開始,分別建成了麥炳榮粵劇藝術團,成立了秦中英粵劇藝術協會,同時,分別成立了廟頭、南灣、夏園三個村的藝術團,更有爲培養粵劇藝術後人,在夏園社區成立了”小紅豆“粵劇社團。

“穗東粵劇發展思路最重要就是吸引人才和培養人才。去年秦中英粵劇藝術協會成立以來,穗東已組建一支全黃埔區最年輕的廣東音樂五架頭樂隊。”啓動儀式上,粵劇協會會長徐藝超介紹道,穗東粵劇表演者不僅年輕活力,更有不少成員“一專多能”,他們既是音樂手也是平、子喉演唱演員,甚至還可以擔任司儀和化妝師。

與時俱進共發展

原廣東粵劇學校副校長麥嘉作爲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也來到了本次揭幕儀式的現場。麥嘉此前雖曾來過南灣初心館,但這次場館融入了許多別具一格的粵劇元素,場館四周佈置了精美的戲服展,入場後讓人耳目一新。另外,麥嘉認爲本次少兒粵劇基本功表演僅僅彩排兩天便能夠展示出驚豔的效果,側面展示了孩子們紮實的粵劇基礎,安排的非常有創意。

著名影視演員、廣東粵劇藝術大劇院著名花旦胡涓涓也來到了活動現場,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曾任粵劇班老師,帶領孩子和家長髮揚粵劇文化的故事。她表示,一直以來,穗東街都非常重視轄內的粵劇文化傳承,以各項激勵政策和豐富的活動帶動傳統文化的本土發展。

近期,有不少外國友人來到穗東進行粵劇藝術學習,成爲了粵劇愛好者。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穗東街將把弘揚粵劇和向海外發揚粵劇納入發展規劃。下一步,穗東街會進一步保留修繕歷史文化符號,建設國際文旅小鎮,還將在文旅小鎮內建設一個大型的粵劇藝術博物館,依託本區域文化特色積極着力打造粵劇文化社區特色空間。

【記者 智頊穎 黃巧純】

【編輯 鄧菲菲】

圖片來源 穗東街文化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