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白

車臣戰爭之後的思考

在1994年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進行的一系列城市作戰中發現在各種城市巷戰中,沒有可靠的持續火力掩護、更沒有空中支援和處理高樓火力點的戰鬥支援保障,因此在戰敗之後,俄羅斯決定研發一款用於城市作戰的新型裝備,在此背景之下,俄羅斯的一款坦克支援戰車就誕生了,他就是BMPT 坦克支援戰車。

新一代坦克支援方案戰車問世

當年俄羅斯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發現,當時配備的城市作戰載具例如自行高射炮缺乏類似主戰坦克的裝甲防護和移動性,因此非常容易被敵方的武器摧毀,所以新型的作戰武器要具備與主戰坦克接近、甚至更高的裝甲防護性能,並且具備持續的火力掩護、能提供類似於空中支援的大面具火力輸出和精準高效的解決高樓火力點的性能。

在這個需求之下,俄羅斯烏拉爾運輸機械設計局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以最終項目Object 199設計研發這款新型裝備的原型車。

於2007年通過俄羅斯國防部的綜合測試,並在第二年開始以BMPT 坦克支援戰車型號交付俄羅斯軍方使用,主要用於支援坦克及步兵作戰行動,因其強大的火力得到終結者和死亡聯合收割機的綽號。

研發出來的BMPT 坦克支援戰車爲了實現強大的防禦水平,底盤直接採用了T-72主戰坦克的底盤改進而來,而後續的升級版本則採用T-90主戰坦克的底盤改進而來,配合上額外的附加裝甲,其整體的防護水平比世界上大部分主戰坦克都要強大。

整個戰車底盤長7.2m、寬3.37 m、高1.94 m,其底盤配置與T-72坦克的底盤一樣,在後續升級的T-90底盤也是類似的配置。

在此基礎上爲了防止RPG等反裝甲武器,在側裙上和車尾後部均額外配備有格子狀篩網,能讓破甲彈、反坦克火箭彈等武器爆炸產生的金屬射流無法處於最佳距離,從而影響破甲效果。

當然,這些僅能提供遠距離來襲特定的反坦克武器,而在近距離步兵的自殺式攻擊、手持式反坦克榴彈和脫殼穿甲彈等,則無法機動有效的應對,設計師的處理方案是選擇設計一套掛載點,可以在正面和側面加裝爆炸反應裝甲來應對這些反坦克武器帶來的傷害。

可以說BMPT的防護水平比俄羅斯的T-90坦克還要強,在機動能力方面,引擎採用一臺與T-90A坦克一樣的 V92S2柴油發動機。

這款引擎能輸出1000匹馬力,與整車的重量比可以達到21.3匹/噸,能提供65千米每小時的最大速度,車內的燃油可以提供550 kM的續航里程。

行動機構爲扭杆懸掛系統,主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並設計6對負重輪提供支撐,基本上與T-72坦克的底盤一致。

內部的設計上則有所調整,BMPT 坦克支援戰車相比T-72坦克的底盤,其駕駛艙後部的位置提高了,這樣既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間以安裝各類裝備,還能提升整個戰車的作戰視野。

戰車的車組人員一共有五名,分別是車長、駕駛員、炮手和兩名榴彈發射器操作員,車內具備核生化三防系統,配備地形和導航設備,能確定和指示車輛位置的當前座標,並在電子地圖上指示車輛位置。

隨着車輛機動,可以將移動路線保存在計算機內,這套系統採用的俄羅斯自行研製的導航衛星系統,所以精度會比較差,大約有25 m左右的誤差。

在武器系統方面,BMPT 坦克支援戰車採用遙控炮塔的方式配備武器系統,並未設計人員艙的炮塔設計可以做的比較高,這就很好的解決了俯仰的問題。

當時俄羅斯進行的各種實戰戰鬥經驗表明,雖然主戰坦克擁有強大的火力,但是主炮的高度和俯角有限,這就造成了在山區和城市地形作戰中非常受限,因而BMPT 坦克支援戰車就選擇這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此炮塔往上的仰角爲45°,往下俯角爲5°,水平位置能進行360°旋轉。

炮塔前中部安裝有兩門史普諾夫2A42式30毫米自動火炮,該炮可以發射HE-T、APDS、HE-FRAG以及AP-T,採用雙路單獨供彈的方式供彈,整車備彈爲850發。

火炮的射速可以選擇200~300發/分鐘的低射速或者550發/分鐘的高射速兩種模式,此炮能有效擊毀1500米內的輕裝甲單位和2500米內的人員,因而可以進行清理城市作戰中各種隱藏的步兵單位和作戰載具。

在這倆門30毫米自動火炮的上方中間部位,是一挺從PKT同軸機槍改進而來的PKTM 7.62毫米口徑機槍。

這款機器搭配了PHK瞄準儀和電子機械傳動裝置,機槍備彈2000發,車長可以操控這款機槍進行近距離火力輸出和自衛使用。

在炮塔的兩側,各裝有2組一共4具9M120反坦克導彈發射器,用於對付敵方裝甲車輛和躲在堅固工事、城市建築內部的目標。

該制導導彈有效射程爲6KM,除了對付地面目標之外,還可以對付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因此配備這四具發射器的BMPT戰車具備了在5000米開外摧毀敵方坦克、永久性防禦工事乃至低空飛行器的能力。

BMPT在駕駛艙的左右兩側擋泥板的上方,是兩門AGS-17D型30mm自動榴彈發射器,由兩名榴彈發射器操作員使用操縱桿進行操作。

該榴彈發射器僅能在前部進行俯仰6°、左右28°的角度瞄準,榴彈的射程可達1700 m,單個榴彈發射器備彈300發,可用於打擊掩體後面的敵人,一般是打擊敵方中、近距離火力支援人員及無裝甲目標,比如卡車、通信設施等。

火控系統爲俄羅斯“邊框”一體化火控系統,配備了現代化熱視儀,因此具備在夜晚或者惡劣天氣下仍能保持7000米的視野的能力,這基本上就是BMPT坦克支援戰車的主要武器配置了,可以說火力配置非常豐富立體。

根據俄羅斯專家的評價,一輛BMPT戰車的戰鬥力相當於6輛裝甲車或者40名士兵。在城市作戰中使用兩輛BMPT掩護、支援一輛坦克的2:1數量搭配能實現很好的戰場把控能力,而在山區等野外作戰可以選擇1輛BMPT協助2輛坦克作戰的比例進行作戰。

這也完全符合研發初期的目的,在複雜的城市作戰中能在第一時間攻擊多個不同高度下的目標,減少坦克戰鬥壓力,採用BMPT處理地面散亂的步兵和輕裝甲目標,而主戰坦克則能專心進行攻擊敵方坦克或者堅固的目標,可以說是很好的搭檔。

而真實的戰場環境下,BMPT 坦克支援戰車其實存在非常多的問題,第一個是瞄準具、主要武器和附加武器都安裝在炮塔上,對於多變的戰場環境下武器的調用和協調會有比較大的問題。

第二個是導彈發射器直接裸露在外部,並且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那麼就會存在敵方只需要小口徑的武器擊毀發射器,並引爆裏面的導彈,從而將炮塔上的各類火控傳感器、機炮、機槍等摧毀,基本上是得不償失的設計,也因爲存在這些比較致命的缺陷,俄羅斯軍方對這款戰車的興致不高,以至於認爲步坦協同作戰都比BMPT要可靠的多。

所以在不久之後正式宣佈將不再生產BMPT式坦克支援車,僅剩下少部分在敘利亞戰場上進行一些低強度的局部衝突中使用。

可以說BMPT這款戰車是在特定需求下的產物,雖然火力配備上什麼樣的武器都配齊了,但是放在這款戰車上就成了什麼都想要卻什麼都做不好的尷尬情況,BMPT式坦克支援車也成爲了一款擁有強大的防護水平,配備巨大火力的重裝甲強火力低實戰戰鬥力的坦克支援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