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上海市財政局與長寧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市區聯動戰略合作”啓動儀式,共同發佈政策性融資擔保“長寧企業貸”批次擔保產品。

上海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曹吉珍,上海市財政局二級巡視員、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盧華,上海市財政局二級巡視員、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理事會祕書長孫建龍,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協調辦公室主任吳志琦;中共長寧區委書記王爲人,中共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嵐;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徐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副行長陳偉芳,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副行長項晞,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資深客戶經理、分行行長室成員楊軍等領導出席啓動儀式。儀式由長寧區副區長翁華建主持。

啓動儀式現場,曹吉珍與王爲人共同爲“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服務基地”揭牌。

市融資擔保中心與長寧區財政局簽署了《關於長寧區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市融資擔保中心、長寧區財政局分別與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簽署了《“長寧企業貸”批次擔保業務合作協議》。王嵐在致辭中指出,在市財政局的指導支持下,長寧與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合作設立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服務基地,並正式推出“長寧企業貸”特色產品,這是市區聯動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支持企業發展的應時之舉,也是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好激發市場活力的創新之舉,更是輻射長三角、加快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之舉。王嵐強調,接下來,長寧將繼續深化與市財政局、市融資擔保中心以及中行、交行等各方合作,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作用,以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助推企業成長,在激發區域發展新動能同時,爲促進上海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盧華在致辭中指出,對中小微企業實施政策性融資擔保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更好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全面落實“三項重大戰略任務”的重要舉措。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擔保基金在“六穩”“六保”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企穩回升、向上向好。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包括長寧在內的全市16個區的突出貢獻。盧華強調,未來將以推進“五個中心”、強化“四大功能”爲主攻方向,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進一步聚焦“科創中心”建設,進一步聚焦發展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總部型經濟、流量型經濟,進一步聚焦“六穩”“六保”,通過市區聯動、各方協同,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構建。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陳偉芳、紐仕蘭新雲(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武清花和長寧區科委主任詹鐳,分別代表銀行、企業和部門進行了發言。出席活動的還有市融資擔保中心、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農商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有關領導,特邀企業代表以及長寧區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關委辦局和街道、鎮負責人。記者瞭解到,“長寧企業貸”首批受益企業達140家,發放貸款共計8億元,與以往相比,新機制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NO.1 利率、費率更優惠

納入“長寧企業貸”批次包內的企業可以享受不高於3.65%的銀行貸款優惠利率和區級財政100%的保費補貼,較面上企業低了1.5個百分點左右的綜合融資成本負擔。同時,市融資擔保中心按照5%的代償率頂格設定風險控制上限,在此基礎上,區財政再給予1個百分點的超額風險補償,使得納入“長寧企業貸”批次包內企業整體風險容忍度,較面上企業提高了2個百分點。NO.2 重點更聚焦

“長寧企業貸”充分發揮區部門和街鎮“接地氣”的優勢,聘請專業服務機構,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精準發掘優質企業特別是智能互聯網、時尚創意、人工智能、大健康等符合區域產業發展導向的優質中小微企業。其中,科創型中小微企業佔比達到80%以上,有力地提高了政策性融資擔保的精準性和有效性。NO.3 融資獲得更便捷

按照“效率加倍、時間減半”的原則,進一步將單個項目的審批放款時間由原來的20天左右縮短至一週以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