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這幾天滴滴上下都處在一片喜悅之中,因爲他們的公司以及創始人兼CEO程維,登上央視“新聞聯播”了,這無論對於程維自身還是滴滴出行,都是莫大的榮幸。

程維在節目中接受採訪的主題是發展新經濟、帶動新就業,其中有幾個數據尤其引人注意。在去年,滴滴平臺累計帶動上下游就業達到了1360萬人,這其中有大量的退役人員、家庭唯一收入者和貧困家庭成員,可以說滴滴平臺解決了他們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這也是滴滴多次宣傳的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成績,值得肯定和大力支持。

但是,程維在採訪中無意間也暴露了大量滴滴司機不合規的實情,何去何從,再一次引發了一些針對網約車合規化的質疑和深思。比如程維就自豪地提到滴滴平臺對於靈活就業的重要貢獻,之所以靈活,往往都是無證滴滴司機居多,來去自由。從目前各地對於網約車辦理雙證的要求和運營成本來看,合規司機大多數都是全職的,要麼是自己的車,要麼是租的車,其進入的成本都不低,很難想不幹就不幹,算不上靈活。當然滴滴平臺最近針對司機退出難的問題也在想辦法,比如滴滴“隨心租”,正在試圖讓滴滴司機這份工作變得更加靈活。

與此同時,報道中還有另外一項數據令人喫驚。那就是今年上半年新增註冊的滴滴司機達到了150萬,全年預計會有300萬人。平均下來每月新增25萬滴滴司機,這是個什麼情況呢?在兩週前召開的出租汽車新老業態融合發展研討會上,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各地已累計發放了網約車駕駛員證250萬張,而去年底這個數據是185萬,也就是說9個多月只增加了65萬有證網約車司機,平均每個月大概新增7萬多合規司機。

二者一比較,一個很顯然的事實是,每個月新註冊的滴滴司機,絕大多數都是無資質的。之所以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是因爲滴滴作爲佔據主要市場份額的大平臺,本來就是大多數司機的首選,先選擇其他平臺再註冊滴滴司機的比例非常小;二是目前整個合規的網約車司機就只有250萬,合規司機在平臺之間的流動量不可能很大。那麼,在滴滴順風車安全事件之後,各地多次強調的網約車安全和合規要求,實際上根本沒有在滴滴平臺得到嚴格的執行,否則這每個月新增的大量無證司機就難以解釋。

一面是各地交通部門三令五申,並出動了大量的資源來打擊不合規網約車,包括上海、德陽等一些地方重拳出擊,又是經濟處罰,又是下架警告;另一面卻是滴滴等平臺繼續在爲不合規網約車大開方便之門,設置了多次的清退無證網約車期限屢屢無果而終,滴滴也能夠在每一次違規派單被查處之後繼續我行我素,這聽起來確實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在少數的地方有打車難的因素,更多的地方,則是因爲程維提到的那個1360萬,管理部門有些“投鼠忌器”。

滴滴願意把註冊滴滴司機這樣的真實數據拿到央視去公開,看來也是料定網約車合規這個問題暫時還是無解,也就沒有必要繼續藏着掖着。無資質的還沒有清退完成,新的無證滴滴司機又加入進來了,爲了衆多司機的生計,合規化恐怕是越來越難推進了。

只不過現在,看似令人鼓舞的就業數據背後,除了合規,還有訂單不足的矛盾。除了少數一些城市,除了早晚高峯時期,很多滴滴司機往往處在一種比較閒的狀態,經常無單可接。根據交通部門公佈的數據,現在網約車的日均訂單量大概是2100萬,平均到250萬個司機,每人每天只有8.4單,更不用說那些不受派單照顧的無證司機了。這樣的直接後果,是大家收入的降低,和對平臺的抱怨越來越多。

本來就車輛飽和、訂單不足了,卻還有越來越多的司機加入進來,滴滴其實也是相當的無奈。最近滴滴一方面在加大對乘客端的優惠和補貼,通過“滴滴特惠”和“花小豬打車”等低價品牌來吸引更多的乘客叫車,另一方面也在司機端嘗試一些限制和動態優化措施,比如強化對滴滴司機“口碑值”的應用和管理,推出“準駕卡”等等,希望能夠建立起司機的優勝劣汰機制,逐步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當然,這樣的平衡過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這個過程中滴滴最大的風險,仍然是“安全”。程維提出滴滴“0188”三年戰略目標的時候,就把安全擺在了首位,沒有安全一切都歸於零。但滴滴平臺每個月吸納進來這樣大量的滴滴司機,如果沒有合法的身份,無疑是與滴滴的安全目標相背離的,也是一個巨大安全隱患。試想一下,如果滴滴在違規向無資質司機派單的執行過程中,再出現一次偶然的安全事件,滴滴這兩年的恢復和努力,會有什麼後果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