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陸離

監製丨闌夕

14世紀初的歐洲,黑死病隨着戰爭腳步經由歐亞商人一起傳入,在意大利、法國的多個人口密集、商流穿行的大城市爆發,很快就席捲了整個大陸。

在那個還沒有誕生現代醫學的年代,面對這樣一場致命的大規模瘟疫,人們紛紛尋找治病偏方。

彼時的蔗糖因爲潔白、甘甜、稀缺和昂貴的特性,而被認爲是一根救命稻草,醫學家們甚至追溯阿拉伯的醫學理論來提供佐證。人們隨之瘋狂囤積蔗糖,並加入到各種食物中,希望藉此避禍治病,保持健康。

這種對甜食的嗜好直接改變了歐洲飲食習慣,甚至影響至今——在西方飲食中極具代表性的馬卡龍、鬆餅、杏仁糖、布丁等甜品均與之息息相關。

趨利避害從來都是人類的天性,今年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也同樣對民衆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健康教育。

與600多年前不同的是,在現代醫學和科學的普惠之下,今天人們做出了更理性和有效的應對,這不僅體現在對健康的認知更深刻、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更關注,還在於健康消費呈現出了近乎全民維度的高漲。

日前,科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教授、MitoQ分子之父Mike Murphy教授與丁香園創始人兼CEO李天天以《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管理和前沿科技》爲主題,進行了一場視頻連線對話,深入探討了後疫情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強化自我健康、醫療健康市場的機會與挑戰、生命健康科技的發展與作用等話題,這很快引發了行業內外關注與熱議。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大健康產業的深度思考,總結如下:

健康消費崛起,大健康產業迎來黃金時代?

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商業資源分配結構發生變化,國內健康消費的快速崛起早已是大勢所趨。

CBNData發佈的《2019年中國家庭醫療健康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2018年中國居民人均各項消費支出中,醫療保健支出同比增速最高。麥肯錫發佈的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則指出,重視健康正影響着中國民衆的消費決策和生活方式選擇。

放眼全球也是如此,美國經濟學家、企業家保羅·皮爾澤將健康消費領域稱爲“繼IT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第五波”。

究其原因,與上一代人收入水平有限且健康意識薄弱相比,當下已經成爲主力消費者羣體的80後、90後們不僅有着充沛的健康消費能力,在消費意願層面同樣足夠強烈。

當代年輕人愛玩但也注重健康已經是一個公認的事實,“熬最晚的夜,但也要用最貴的護膚品”並不只是一句簡單的自嘲和調侃。

在供給側,健康消費也正給諸多行業企業帶來了發展新機遇。一個更直觀的例子是,早在2016年阿里提出的雙H戰略中,就將Health列爲兩大未來目標之一。

其中除了購置保險、高端醫療等外部舉措外,自我健康保養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這一方面體現在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除不良生活習慣等等。

另一方面,人們也在積極尋求養生保健,這就爲保健品行業的可觀市場前景奠定了基礎。

根據今年4月艾媒諮詢發佈的調查報告中顯示,過去6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穩步上升並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同比增速,2019年市場規模約達2227億元。

這其中,食補是國內消費者最喜愛的養生保健方式,佔比高達57.8%,其次是膳食補充劑,佔比爲48.6%。

在這背後,是隨着去年有關部門開展保健市場監管百日行動,對虛假宣傳、違法廣告、違法銷售等危害行業健康發展的違法行爲進行了整頓,再加上健康消費浪潮愈發澎湃,保健品行業已經迎來了景氣上行的新時代。

同樣在艾媒諮詢的數據報告中,其預測認爲保健品行業將保持長期增長態勢,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300億元。

從科學出發,自由基與抗衰老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在我國輿論語境下,保健品行業一直有着泥沙俱下的痛點,這固然取決於部分魚目混珠者的存在,卻也離不開消費者羣體對於生命健康科學常識的認知有所欠缺。

例如,相信絕大多數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說起護膚品抗氧化、消滅自由基等理論都如數家珍,但是如果問及爲什麼要抗氧化,自由基又壞在哪,人們十有八九答不上來。

在Mike Murphy教授在對談中就談及了這一點,所謂自由基其實是人體細胞中的線粒體在利用氧氣產生能量以維持生命機體運轉的過程中誕生的有害物質,是導致人體衰老的最根本原因。

而線粒體則是細胞的組成部分,我們喫的食物中的脂肪、糖、氨基酸等營養元素,都要在線粒體裏和我們呼入的氧氣進行反應,然後才能釋放出細胞能使用的能量,因此線粒體又被稱爲“生命發電機”。

打個比方,如果說人的身體是一臺機器,那麼食物中的糖、脂肪和氨基酸是能源,氧氣是催化劑,線粒體就是引擎。能源和催化劑在引擎中通過化學反應產生能量,機器由此正常運轉,自由基則是引擎運轉過程中排放的廢渣,會對引擎和機器造成磨損傷害。

線粒體的重要性由此不難相見。事實上,線粒體的損傷與很多人體疾病乃至肥胖等亞健康狀態都息息相關。

所以消滅自由基的確可以抗衰老,但更重要的是維持線粒體運轉的高效和健康,才能保護我們的細胞健康,進而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着巨大影響與意義。

但線粒體也有着難以穿透的雙層隔膜,使得絕大多數抗氧化劑都無法有效抵達,大大削弱了前者對於線粒體的支援作用。

相較於此,我們發現MitoQ卻是一個特例。

爲什麼這麼說?MitoQ首先是一項技術名詞,即線粒體靶向抗氧化技術。簡單地說,這項技術是研發出了一種極小的分子CoQ10,它與市面上絕大多數抗氧化產品中的有效成分輔酶Q10一樣,擁有尾部相同的活性部分。

但MitoQ體積更小,可以穿過線粒體的雙層隔膜,集中抵消聚集在線粒體內部的自由基,降低自由基的產生和對身體的損傷,定向提高線粒體的功效,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超過其他形式抗氧化劑數百倍之多。

基於此,MitoQ可以幫助恢復人體自身的抗氧化防禦系統,同時還能減緩線粒體的損傷,激活細胞能量,從而支持器官功能,改善長期健康水平。

沿着我們前面的比方說,MitoQ就像一款清潔劑,可以幫助清除引擎運轉過程中排放的廢渣,使引擎和機器獲得更健康的運轉狀態和更長久的壽命。

MitoQ的誕生,其實是科學家們從基礎科學研究出發,通過研究理解人體的最基本構造及相關問題,基於此開發出的針對性解決方案。

其作爲一款保健產品,當然無法取代藥物等醫療手段的作用,但真正重要的是其所代表的基礎科學研究不僅着眼於解決現存問題,還在嘗試延長人們的生命,爲未來造福全人類帶來更多可能。也正是因此,MitoQ不僅在新西蘭和美國是家庭醫生推薦服用的首選保健品牌,還被譽爲是保健產品的整體升級代表。

從保健品到細胞健康領域先驅,MitoQ都做了些什麼?

截至目前,MitoQ旗下現已有7款MitoQ健康系列產品與7款MitoQ美容系列產品,分別針對消費者在不同身體器官保健、抗衰老、美膚養顏等多方面的需求,品牌注重實際品質和實用功效,以“無專利,不卓越”爲品牌理念。

這一理念也得到了貫徹落地,僅在2018年,Mito就先後斬獲了Aesthetic Everything(醫學美容行業權威組織)頒佈的全球頂級醫療保健品大獎、健康與美容雜誌的2018年度海外最佳美容口服獎、胡潤百富榜的Best of the best 高端保健品牌大獎等一系列桂冠,還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評選爲2018年度最受關注科研成就。

MitoQ旗下產品用戶已經覆蓋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國內外各界人士、衆多社會名流、權威醫師及媒體的使用和背書。

可以說,MitoQ不僅是一個保健品品牌,更是一個走在細胞科技領域最前沿的生命科學擎旗者。

在這背後,是科學家們在線粒體功能與人體健康、衰老速度等方面的研究上已經投入了超過20年時間。

早在1992年,MikeMurphy在新西蘭奧塔哥大學任教期間,就與生物化學家Robin Smith在實驗室裏共同發現了MitoQ分子,這纔開啓了靶向線粒體抗氧化劑MitoQ從實驗室概念落地。

截至目前,MitoQ累計投入超6000萬美金用於產品研發,發表了超過400篇交叉實驗報告與學術論文,擁有142所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和大學的檢測與實驗證明,更是目前率先發現的一款靶向直達線粒體抗氧化劑的核心專利產品。

這一系列令人咂舌的時間物質成本投入和科研成果產出,最終才化成了今天消費者手中的一粒粒MitoQ膠囊。

很多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留下的那句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但很少人知道的是,美國在1960年代爲阿波羅計劃投入開銷194.08億美元,最高一年達到了整個國家GDP的0.6%,通過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才實現了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

從某種程度上說,MitoQ也是如此,看似一款其貌不揚的保健產品,本質上其實是權威科學機構和頂尖科學家不吝成本深入鑽研多年,歷經千錘百煉才得以問世的智慧科學結晶。

寫在最後

在科技時代日益發展騰飛的今天,科技創新早已滲透進了各個領域,健康產業亦是其中之一。

通過科技創新推進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已經站在了政策風口之上,在“十三五”規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我國政府都將推動生物醫藥和創新醫療等產業發展寫入了政策支持中。

MitoQ的故事也正說明了這一點,科研驅動纔是保健品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只有經此出發,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彼岸,也才能造福用戶並收穫用戶認可,這已經爲保健品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瞭一個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