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茨威格《斷頭皇后》

1.

“你現在當了全職太太,所以我不想接受你的捐款,給我滾!”

麗江華坪女中校長張桂梅爆粗口的採訪視頻,近日登上了微博熱搜。別急着抨擊。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張桂梅和她的華坪女中。

張桂梅,1957年生人,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中國十大女傑”“全國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等光榮稱號。

儘管享擁如此多的殊榮,但用她自己的話說,“我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是創辦了華坪女中。”

華坪女中的創辦史,真可謂是“命運多舛”。

因爲不相信一位農村婦女能憑一己之力創辦學校,張桂梅在籌款的過程中多次被當成是“騙子”,一度想過放棄。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她遇見了一位新華通訊的女記者,後者將她的故事寫成《我有一個夢想》,引來社會極大的關注。

後來,在當地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2008年5月,華坪女中順利開校招生。首批招收的100名學生裏,基礎差的甚至“需要從小學的知識開始補起。”

然而,華坪女中2011年首屆畢業生交出的答卷,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本科最終上線達69人,綜合上線率達100%。

之後的幾年,華坪女中更是屢屢再創佳績。被浙大、武大、廈大等名校錄取的畢業生,如雨後春筍般從學生中湧現。

看到學校蒸蒸日上,張桂梅還來不及高興,身體就先“垮了”——子宮肌瘤的老毛病尚未完全治癒,其他諸如小腦萎縮等10餘種的疾病,無情朝她襲來。

無奈之下,張桂梅選擇退居後勤,徹底成爲了學生們口中“管天管地的老媽子”。

央視的記者問她,爲了這所學校,她究竟願意奉獻多少?張桂梅就說了一句話:

“我願意付出整個生命”。

看到這句話,西門君不禁潸然淚下。

什麼叫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書匠精神?這就是。

2.

故事說完了,讓我們回到那則熱搜。

張桂梅爲什麼決絕的反對自己的學生當全職太太?

很簡單,因爲她忍受不了看到她們陷入自我輪迴的僵局。

這些從大山裏走出來的女孩子,頂着家裏人世俗目光的睥睨,辛辛苦苦讀了三年的書,就是爲了有朝一日可以擺脫“女生嫁人是最好的出路”之類的封建枷鎖。

如今,她們中的一些人,走進了城市,掌握了知識,嫁了個好人家,看似“浴火重生”,實際上卻只是換了一個地方,重蹈原本的命運。

是的,她們“發達”了,“體面”了......而這一切的代價,是捨棄了自己的初心。

如同王小波所言,“人一切的痛苦,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當張校長蹦出那個“滾”字的時候,她並不是在唾棄那位當了全職太太的學生,而是在埋怨自己。

她以爲,自己數十年的努力,換來的是當地年輕女性的精神之獨立。最後卻哀痛的發現,有些人,骨子裏就是渴望被奴役,被禁錮的。無論她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

張桂梅的一生,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的一生。

而鑄就一位理想主義者誕生的,往往是極具現實主義的社會環境。

作爲一位在山窩窩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教師,張桂梅已然見過太多鄉村女性的悲慘故事——淪爲生育工具,剝奪讀書權利,早早未婚先孕......

張桂梅不甘心,她決定改變這一切。在她和其餘華坪女中老師的努力下,當地的風氣確實好轉了不少。

但......無論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怎樣被提高,ta的出身都帶着某種深刻的烙印。

那些出身較好的都市女生,有的人完全可以選擇做全職太太。因爲人家有底氣,輸得起,哪怕離婚了,大不了回孃家照樣衣食無憂。

而現實是,華坪畢業的女生大概率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張桂梅擔心的,正是這一點。

3.

最後,我們再來延展談一個問題——

受高等教育的女生,出來當全職太太到底是不是一種浪費?

先說結論,我覺得是。

西門君不和你整虛頭巴腦的,先和你算一筆賬。根據網上的調查,從小學到大學的學費,假設讀的都是公辦的話,合計31萬元左右。

這裏還不算私立名校、培訓班、研究生等可能性。算上的話,衝60萬不奇怪吧?

注意,國家對每個學生是有九年義務教育的補助的,再加上這部分,每個人大概讀完研究生大概需要花小100萬。

等於說,社會爲了栽培你,砸下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你卻用一種近乎零回報的方式給予反饋。

哦,也不能說零回報,畢竟買菜買尿布也是拉動GDP呢~

說完宏觀的,再說微觀的。也就是對個人來說。

稍微學過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生活中有個繞不開的話題,叫做“機會成本”。

什麼意思?

打個比方,你剛畢業就有兩家公司發你offer。一家年薪十萬,一家年薪十五萬,結果你選擇在家摳腳,你損失的機會成本就是一年十五萬。

以此類推,一名女性在家做全職太太的時間越長,她付出的機會成本的代價就越大。

無論於社會還是於個人,十年寒窗的讀書成果都淪爲了鏡花水月,這不是“浪費”是什麼?

4.

我知道有人要反駁說,社會是多重化的,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人生規劃。

這當然沒錯。可,尊重你和我覺得你浪費了你的青春,不衝突吧?

Fine,爲了避免爭議,西門君打算把“浪費”二字改成“可惜”。

說句心裏話,我是真的覺得高知女性去當全職太太是一件滿可惜的事。

她們本可以追逐自己的夢想,卻選擇爲了另一半的夢想犧牲了自己。

她們本可以爲了女性之崛起發光發熱,卻選擇了一條只有做不完的家務和洗不盡衣服的路。

波伏娃曾經說過一句名言:

“女人的不幸,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着。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一切都是海市蜃樓時,已經爲時太晚,她的力量耗盡在了失敗的冒險之中。”

總有些女生天真的以爲,有個男人願意承擔自己餘生所有的開銷,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但你要明白,當你選擇宅家賦閒的時候,那個男人正在外面征戰沙場。也許是第三年,也許是第五年,你們的共同話題將會越來越少。

假設有一天,你後悔了,打算重返職場。結果根本就沒有公司願意要和社會脫節許久的你,就算有,也必須從基層幹起。你一抬頭看對面的領導,發現她竟是比自己小四屆的學妹。

你回頭找丈夫傾訴,卻發現他已然投入了女實習生的懷抱。

問問你自己。這,真的是你要的人生嗎?

作者簡介:西門君,前《跑男》一二季現場導演,《我的才華不是拿來取悅你》作者。關注我,毒雞湯管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