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軍事科技的飛速發展,目前全世界戰鬥機譜系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而第五代戰鬥機4S性能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隱身能力,這是它們與四代機的本質區別。未來全世界戰略轟炸機也將全面走向隱身化,例如美國的B2、B21,以及我們即將誕生的轟20等等,都將採用高度隱身化的飛翼佈局。此外無人機的隱身化趨勢也非常明顯,我們的攻擊11、彩虹7以及美國的X47B和俄羅斯的獵人等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如何擊落隱身戰機確實是現代戰爭面臨的最棘手問題。

▲F22,世界上第一款五代隱身戰鬥機

隱身戰機並不是說眼睛看不見,而是通過一系列的隱身化設計,將雷達電磁波的反射信號降低到了最低點,從而實現在超視距作戰不被敵人防空系統發現而擊落,以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例如F22機頭正面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只有0.01平方米,和一隻普通鴿子沒啥區別,而F35雷達反射截面積約0.1平方米,其實也就是一支天鵝的大小,像這樣的雷達反射信號在雷達顯示器上基本上都被當做雜波過濾掉了,根本識別不出來,想要擊敗他們,沒有兩把刷子還真的不行。

▲外界評估的各類五代機雷達反射截面積

那麼要如何鎖定並發現F22這類隱身目標,首先當然可以利用我們衆所周知的反隱身米波雷達,現代隱身戰機雖然靠內置彈艙、氣動佈局這些外形設計規避了80%左右的雷達探測信號,但是仍然有20%的雷達信號是通過隱身塗層削減的,而隱身塗層恰恰是有致命弱點的!目前無論是鐵基隱身塗層還是複合隱身塗層,都主要是爲了剋制主流的毫米波和分米波雷達探測,對於米波雷達電磁波信號的吸收能力比較差,如果能夠利用好米波雷達,將有助於鎖定和擊落F22等隱身戰鬥機。

▲隱身塗層修復

我國目前是米波雷達領域的執牛耳者,不僅自己裝備了多種米波反隱身雷達,還大量對外出口,在國內外都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早在幾年前,我國部署在山東地區的反隱身米波雷達就曾經對駐韓美軍的F35進行過長時間的跟蹤,並且獲得了寶貴的成像數據,爲未來擊落F35打下了紮實基礎。而在中東和委內瑞拉,我國出口的JY-27型米波雷達也曾經多次探測到F35和F22的蹤跡。敘利亞甚至曾經利用JY27雷達配合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對F35進行了火控鎖定,最後將F35直接嚇跑了。

我們自身不僅擁有大量米波反隱身雷達提供遠程警戒,還部署了諸如紅旗9B、紅旗22、S300、S400等多種先進中遠程防空系統,足以實現從發現、跟蹤、到鎖定、攻擊隱身戰機這一整套完整流程。這些防空系統在設計之初就擁有一定的反隱身作戰能力,在近些年的升級改進中又加入了專門的高低空反隱身搜索雷達,作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在這樣成體系的地面防空火力壓制下,要想擊落F22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除了在地面壓制隱身戰機,空中也照樣有收拾他們的一萬種方法。F22和F35雖然不容易被主動雷達探測,但是在執行作戰任務時,仍然要打開自己的機載雷達掃描和鎖定目標,而在這一過程中雷達會釋放出強大的電磁信號,雖然雷達開機時間可能會很短,但是如果這一時間的電磁信號被捕捉,仍然會暴露自身位置。我國目前在空中擁有包括空警2000、空警500等多款預警機,海上也有天王星、天狼星等多艘電子偵查船,完全可以在和平時期蒐集美軍隱身戰鬥機的雷達信號特徵,這在戰時將會具備強大的實戰意義。

▲天王星號電子偵察船

現在殲20、殲10C、殲16都已經換裝了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這些雷達除了探測距離遠、多目標鎖定能力強之外,還有一個不爲人知的性能,那就是可以開啓無源探測模式。由於有源狀態容易被發現,戰機在面對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對手時往往利用雷達無源模式來隱匿自己的行蹤,無源模式就是在空中不斷蒐集各種電磁信號,從而找出其中隱藏的目標。通過和平時期蒐集到的美軍戰機雷達信號特徵,如果附近有F22或者F35,很快就能發現目標,然後我方戰機再啓動有源模式進行精確方位探測,最後引導霹靂系列空空導彈進行攻擊後迅速離開。如果這一切能在電子戰飛機的定向電磁壓制干擾下進行,F22將很難有還手機會。

如果嫌雷達太土,沒關係,現代戰機還長有另外一雙眼睛,這就是光電探測系統,從四代半戰鬥機開始,光電探測系統就已經成爲了標配。目前殲20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分佈式光電孔徑系統,能夠對各類光學、紅外信號進行360°無死角探測,甚至可以在兩千公里之外就感知到火箭發射的尾焰。F22雖然對紅外信號進行了一定的遮蔽和降溫,但是上千度的高溫是無論如何都藏不住的,尤其是在低溫的高空環境下。殲20即便將主雷達關閉,依靠光電孔徑系統也能夠將F22找出來,在雙方隱身能力不相伯仲的情況下,殲20依靠先進的光學孔徑系統完全可以先行發現,先行攻擊。

▲目前全世界只有殲20和F35安裝了分佈式光電孔徑系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