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不少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人尤其是男性經常會喝點酒,即便醫生再三告誡要及早戒酒,特別是服用降糖藥和降壓藥的人更不應該飲酒,但總有人不以爲然。要知道這樣的做法很危險,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可能有人會說:“哪有那麼嚴重,經常喝點酒血糖和血壓還會有所下降,這豈不是好事嗎?再說了,都說喝點酒可以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爲啥就不能喝呢?”

相信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事實上這是對酒對血糖與血壓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知之甚少的緣故。那麼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人的,經常喝點酒,血糖和血壓會發生什麼的變化呢?首先來了解一下酒在體內是如何代謝的。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化學名稱是乙醇,乙醇被吸收入血後,會在肝臟中進行分解代謝。首先會被分解成乙醛,隨後乙醛會再分解成乙酸,最終乙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乙醛,對機體的組織細胞來說是一種很強的刺激物,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比如:

酒對血糖的影響

乙醛一方面會刺激胰島細胞分泌更多胰島素,增加機體對血糖的利用;另一方面有糖尿病的人原本貯備肝糖原的能力不足,而乙醛會導致體內有限的肝糖原儲備耗竭,從而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出現乏力、心跳加速、出冷汗等不適合,不少人往往認爲是喝了酒的過而未加重視。

當乙醛逐漸分解成乙酸後,乙醛對胰島細胞的刺激作用消失,胰島細胞便可能對之前的過度刺激產生“疲勞”而迅速減少胰島素的分泌,血糖很快會升高,從而導致了血糖的大幅波動。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或是一次飲酒過量,就可能因嚴重的低血糖引發意識模糊甚至昏迷。如果救治不及時,很可能導致不可逆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引起腦水腫而導致死亡。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酒可以使某些降糖藥如不少人服用的格列類降糖藥的作用加倍,迅速引發低血糖,不亞於“頭孢加酒”的危險性,是需要堅決避免的。

酒對血壓的影響

乙醛可使全身血管尤其是細小的毛細血管發生擴張,增大血管的管徑而容納更多的血液,血流的阻力即會減少,表現爲血壓出現下降,這也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飲酒可以活血化瘀的原理;但隨着乙醛進一步分解成乙酸,血管就會在失去強刺激的擴張後反射性地收縮,血壓便會逐漸升高甚至超過飲酒前的血壓水平,血流的阻力增大,所謂的活血化瘀就變成了阻礙血流。不但血壓發生了較大幅度的波動,還可能因爲乙醛刺激了血管上的斑塊發生破裂迅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致命性的後果。

更爲重要的是:乙醛會損傷血管內皮給脂肪進入並沉積創造條件,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而這本就是糖尿病、高血壓最大的危害,喝了酒無異於是雪上加霜,是應當杜絕的。

綜上所述,酒對血糖和血壓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對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人來說危害更大,戒酒是必須要做到的。實在要飲酒,也要做到每次超 450 毫升啤酒、150 毫升葡萄酒或 50 毫升低度白酒,每週飲酒不超過 2 次。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也可發私信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