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舊軍隊只要求士兵成爲戰爭的機器,不要求軍人有政治覺悟,甚至有一些軍閥認爲戰士有了文化就不好管理,專門挑選沒有文化的軍人作爲自己的嫡系部隊。

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有未來有理想有別於舊時代所有部隊的隊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活動,就是教習不識字的戰士掌握基本的文化。

我們的隊伍是有希望的隊伍

中國當時社會動盪,能夠上學的人不多,甚至識字的都不多。怎麼能夠提高戰士的文化水平一直是一項專門的任務。從紅軍時代開始,無論生存環境多麼惡劣,只要是有可能,部隊專門組織人教不識字的戰士識字。在抗日戰爭時期,連隊都配備一個文化教員,教所有的戰士識字,就算在上甘嶺上的坑道里,戰士也進行文化教育。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可能覺得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大家可以仔細的設身處地地想一下當時的處境。就是理解爲什麼志願軍戰士會那麼勇敢樂觀。因爲當時的處境隨時可以犧牲,假如你犧牲了,那麼你今天學習文化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你爲什麼還學習文化那?就是因爲你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未來有憧憬,對勝利有信心。

舊時代識字率比較低有很多種因素。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很多家長對未來失去希望。不指望孩子將來會如何,只覺得眼前的事情最重要。因爲教育是長期的投資和長期的行爲。很多家長其實還是有能力給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教育的,但是因爲對未來失去信心,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沒有什麼興趣。當時志願軍戰士可是在上甘嶺的坑道里,在那種惡劣的環境志願軍戰士還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專門應對的學習方法

在這裏有一個大名鼎鼎的教學法,就是以發明人祁建華命名的祁建華速成識字法。這個識字法不是什麼大的知識分子發明的,也不是什麼所謂的民國大師發明的,而是一個有文化的貧家的子弟。他當時只是一個普通文化教員。據說這種識字法至少讓五千萬人識字。而在抗美援朝戰場的空隙,很多戰士不僅在戰爭中學會了打仗,還學會了文化課。

這個識字法和現在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差別。但是這個方法可以迅速提升成年人半文盲和文盲的識字速度和識字率。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當時那個急切識字的時代能夠迅速掌握一些基本的漢字的讀寫用就是好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經過實踐證明在簡單的短期學習以後,就可以達到基本寫信的水平。雖然寫的可能不好,但是基本的意思表達是沒有問題的。

一面戰鬥一面學習

戰士的學習意願按照年齡差距很大。年紀小的戰士學習熱情比較高。在朝鮮戰爭的拉鋸戰的期間,在上甘嶺的坑道里,在戰爭的間歇期間飛機來轟炸的也比較少。很多戰士憋得很難受。年輕的戰士因爲識字以後可以給家裏寫信,有很強的學習意願。很多人以前在家裏也沒有什麼學習的機會,所以還是很珍惜學習的這個機會。很多農家子弟經過幾個月在戰場上的文化學習,可以達到基本上寫信不求人的程度。

要是年輕的戰士達到一定的水準經過考試合格以後可以發給一個認可的文憑。這對很多年輕的戰士非常有吸引力。下面的圖就是當時志願軍發的文憑。有一點說明一下,就是一些時間是在朝鮮戰爭停戰以後發的,那是因爲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一段時間內,中國志願軍並沒有回國。中國志願軍還在朝鮮駐紮了一段時間。

對於年紀大的戰士,學習寫字是一項政治任務,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必須要達到最低的標準,硬性要求認識、能寫一千八百字。要求必須在回國之前完成。也就是出國作戰的時候還是一個文盲,但是回來的時候已經識字了。一般在幾個月內都可以完成相關的學習。

最後,在這裏有一個細節,就是很多犧牲的志願軍戰士在犧牲之前都留有一些遺書。一些戰士在入伍之前其實是不識字的,但是參加了部隊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已經可以寫一些基本的文字了。雖然寫得不好,但是至少可以簡單地寫。這些可能寫的不是很好的句子,表達了一個七十多年前的戰士對祖國最後的忠誠。明人不說暗話,你都看完了,麻煩點個贊,要是加一個關注就更好了。

我的一切行爲都是爲了提高閱讀量,讓更多的人讀到我的東西。本人高校教師,教育類的話題,本人很願意和各位分享。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告知。本文原創,禁止任何形式侵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