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愛小丸子

“深凹的顴骨,扭曲的頭髮,淘氣地露齒而笑,擁有一副5英尺(1.53米)、100磅(45千克)的頑童模樣,這個長相怪異的人有着拿破崙一樣的身材,同時也有着拿破崙一樣偉大的志向。”這是(《福布斯》雜誌對他的評價。

近日 ,隨着螞蟻集團上市在即,福布斯實時數據更新了馬雲身家,馬雲最新身家高達667億美元,超馬化騰登頂中國首富。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瞭解到,按馬雲持股阿里巴巴4.8%計算,馬雲持股市值408億美元。此外螞蟻AH定價約68.8元左右,最新市值2.09萬億元,2.43萬億港元,大約3020億美元,馬雲持股8.8%,持股市值大約266億美元。以此計算,馬雲身家大約爲674億美元。此外,馬雲還持股雲鋒基金等。最新報道稱馬雲身家已經高達716億美元,成爲全球第十一大富豪。

衆所周知,馬雲的身上有多重標籤: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基金會創始人、中國首富、很多人的“爸爸”……但他的微博名字卻只用了一個最普通的頭銜: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由此看來,他最看重的還是“老師”。他最喜歡的,也是 “馬老師”這個稱號。無論何時何地,談論起教育的馬雲總是滔滔不絕。

鄉村教師代言人“風清揚”

1964年9月10日,小馬雲在杭州出生了。說來也巧,這一天正是後來的教師節,似乎這也註定了他的一生都與教師相連。

少年時代的馬雲,學習成績並不好,高考三次才考入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令人驚訝的是,他第一次高考,數學竟然只得了1分。

上帝在爲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爲你打開一扇窗。從小數學成績就很差的馬雲,英語成績卻很優秀,這當然與他對英語的熱愛緊密相連。

讀小學的馬雲就迷戀上了英語,他每天早晨5、6點鐘就起牀練習英語。12歲時,他買了一臺袖珍收音機,聽英文廣播成了他每天的必做之事,他對英語的興趣越發濃厚。13歲那年,爲了練習自己的英語口語,他經常在西湖邊上找外國人搭訕,跟他們聊天,甚至當起免費導遊,給一幫外國人解說。他高考最後一次也是由於出色的英語成績才被杭州師範學院外語本科專業破格錄取。

進入大學後,馬雲繼續提升自己的英語成績,他成了公認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憑藉出色的英語成績成爲外語系的佼佼者。

這個時候的馬雲,不僅英語成績優秀,下圍棋的水平也是一流。他曾把外語系所有的男生都殺了個遍,並因此喜歡上了戰略佈局,中盤角逐,收官。但好馬也有失前蹄的時候,他在大學畢業那年被浙江嵊州少體校一名5、6歲的棋童殺得“丟盔棄甲”,從此十餘載再也沒碰過圍棋。

1988年,馬雲大學畢業了,他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當時他的校長在校門口找他談話,要求他至少在那個學校待五年,否則以後的師弟師妹們也許再也沒有機會到大學去任教了,他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踏上教師之旅的馬雲,兢兢業業地守着自己的一片樂土。

第一年,馬雲每月的工資只有89元,而那個時候如果去廣東做英語翻譯,他每月的工資可以到 1000元以上,但爲了信守那個不待五年不離開的承諾,他沒有離開。幾年後,當他的工資漲到每月120元的時候,如果去做翻譯,月薪是3600元,但還是沒到五年,他仍然沒有離開。就這樣,他在那個大學當了六年半的老師,還教出了一批好學生(考試名列前茅的學生中總是以他的學生居多,在那個學校號稱“馬家軍”),自己也成了該校的十大優秀青年教師之一。不過後來由於看到了其它機會,也完成了當初的承諾,他才選擇了離開。

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互聯網;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互聯網。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互聯網。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杭州海博網絡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爲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當時他四處推銷自己的“中國黃頁”業務,卻屢屢被拒之門外。那時的他們都沒見過互聯網,馬雲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個騙子,只有他的學生相信了他,因爲他們知道“馬雲不會騙人”。

而當時跟隨他一起創業的,最多的還是他曾經的同事和學生。馬雲特別感動,這份情他一直記在心裏,直到現在。

在阿里巴巴創業“十八羅漢”中,金媛影、蔣芳、戴珊、周悅宏都是他的學生。

馬雲的成功令人羨慕,國人對他的評價多是一個神話般的人物,是中國的驕傲。而外媒評價馬雲,則覺得他是一個像沃倫·巴菲特一樣智慧的人。

但他說自己從沒有學過如何當CEO,他只知道如何當老師。“在我看來,CEO就是首席教育官。阿里巴巴很多高管都是老師出身,老師身上有一種理想主義色彩,正是這種理想主義成就了阿里巴巴”。

後來馬雲的創業史爲人津津樂道。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熱愛武俠文化,把對金庸武俠小說中武俠英雄的癡迷,延伸到了公司文化層面,他要求阿里巴巴每個員工都要有個“花名”,要出自武俠或玄幻小說中的正面角色,而他的花名正是“風清揚”,他辦公室叫“桃花島”,會議室叫“光明頂”,洗手間叫“聽雨軒”等。

去年教師節這天,是馬雲55歲的生日,也是阿里巴巴成立20週年,他選擇卸任。正如他所說,鄉村教育是他退休後的重要工作。從他宣佈退休後,微博裏幾乎再沒有關於商業的內容。他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公益和教育上。

投資併購版圖不斷擴張

在外界看來,馬雲不僅是馬老師,他更是聞名中外的大企業家、慈善家。教師是他這輩子難忘的經歷和最喜歡的頭銜,但他的創業經歷纔是大家最爲關心和好奇的。

1999年9月,馬雲帶領着“十八羅漢”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至今,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

如今,馬雲和他的家族辦公室帶着阿里巴巴已經走過了21個年頭,在整個商業界和創投圈影響巨大。近幾年,阿里巴巴投資併購版圖繼續不斷擴張。

4月26日,阿里又有大動作,擬4億入股愛施德,繼續加碼3C數碼及家電產業。

9月1日,阿里出手66個億加碼圓通速遞9月21日,又出手增持快遞巨頭申通快遞

10月5日,據多家外媒報道,阿里巴巴將與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 AG組建中國合資公司,發展中國的旅遊零售業務,同時阿里巴巴亦將戰略入股Dufry,計劃持有Dufry不超過9.99%的股份。阿里擬戰略入股Dufry 並組建中國合資公司這一舉動,被視爲國內免稅市場“攪局者”。

2008年,阿里巴巴成立阿里資本,開啓投資之路。

截至2019年11月,阿里一共投資345次,總投資金額爲4362.5億元。以此計算,阿里投資項目的平均高達12.6億元。從分佈到各個領域的投資金額來看,在本地生活、電子商務與物流領域,阿里投入力度最大,投資金額分別爲1176.6億元、943.5億元和615億元,而這三個領域都與阿里本身電商業務息息相關。

由此看來,投資是阿里拓展其商業生態的手段之一,當投資的項目對阿里集團極其重要時,阿里會從投資逐漸轉變爲控股,甚至全資收購。

2016年8月,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一起向餓了麼投資了12.5億美元;2017年4月,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以總投資金額4億美元進一步增持餓了麼。自此,阿里系對餓了麼持股比例達32.94%,成爲餓了麼最大股東。

一年後,阿里巴巴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當年10月,餓了麼和口碑合併,阿里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餓了麼成爲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阿里對抗美團的武器。

如今,阿里的投資併購版圖也伴隨阿里生態系統的需要而不斷加大。其中,免稅市場、零售與物流領域投入更是加大力度。

一片必爭之地、兩種投資邏輯、三類投資對抗,兩家巨頭意志與決心在此對決。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戰略投資戰場風起雲湧,除了阿里(NYSE:BABA)這個最重要的戰略投資者,還有一個投資巨頭就是騰訊(00700.HK),資本將雙方的業務觸角不斷延長交錯,也帶來旗鼓不息的戰爭。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英雄所見略同。阿里巴巴和騰訊聯合投資21家企業,但與騰訊相比,阿里更像一個戰略投資者,尋求的是與阿里本身電商和本地生活業務的協同,更具掌控欲。阿里在財年報中也曾明確表示,不會出於純粹的財務原因進行投資和收購,而是側重於加強阿里的生態系統、創造戰略協同效應,並提高公司整體價值。

作爲亦敵亦友的馬化騰,對馬雲和阿里巴巴可以說是惺惺相惜。他評價馬雲是時代的人物,阿里巴巴是一家非常受人尊重的公司,早年的阿里與騰訊都發展的很不容易,騰訊原本準備賣了,可還找不到買家。而阿里巴巴是戰敗了國外的電商Eaby。阿里是贏得了市場,但那是阿里巴巴拼出來的。今天的騰訊與阿里巴巴都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了10多年。

未來阿里巴巴的發展趨勢如何?它又會將目標放在何處?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認爲,全球化是阿里巴巴長期堅持的面向未來的戰略,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身處中國而能帶來的獨特的全球化着力點和優勢,就是能夠幫助全球商家到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中國來,同時也助力中國製造業能夠走出國門,走向海外市場。

正如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所說:對阿里來講,我們長期的願景還是能夠圍繞着商業全球化,圍繞着數字貿易的未來,打好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是阿里一貫戰略思考的方式,也是我們的實踐。

今天,阿里的全球化不僅是商業平臺,同時也包括物流、金融、雲計算。在這些方面,馬雲家族其實都是立足長遠規劃。眼下,雙十一即將來臨,網友熱議,首富馬雲的身價還要大漲,雙十二繼續漲。具體能漲多少,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