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入朝前,朝鮮人民軍之所以憑着一己之力擊敗美韓聯軍,把李承晚政權差點推翻,原因何在?

第一,朝鮮軍隊對韓國軍隊軍力強太多

朝韓戰爭爆發前,金日成致電斯大林準備做一個大膽的決定,打算趁着韓國和美國沒有反應過來,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半島統一,當時朝鮮確實也具備這樣的軍事實力。

二戰結束後,朝鮮得到了來自蘇聯的大批火力援助,配備了蘇制的T34坦克和重型火炮,總兵力也多達14萬。

而韓國方面10萬軍隊不到,裝備也很落後,僅有輕武器和輕型火炮可用,連像樣的飛機坦克等重型裝備都沒有。

再加上朝鮮是不宣而戰突然襲擊,所以韓軍也沒有戰爭準備,朝鮮軍隊沒費多大勁就打下了韓國首都漢城,並向南快速推進,把韓美聯軍壓縮到了釜山一帶。

第二,李承晚有意放水,拖美國參戰

美國對朝韓戰爭出兵與否比較矛盾,既忌憚出兵後深陷戰爭的泥潭,和中蘇兩個大國之間展開大規模遙遙無期的消耗戰,又不甘放棄朝鮮半島韓國牽制中朝的戰略佈局。

在美國國內也是意見不統一,直到朝韓戰爭爆發後美國依舊猶豫不決,直到漢城丟失後,杜魯門才意識到形勢危急,令駐日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

這裏有個小細節,就是雖然朝韓雙方在裝備和兵員上差距很大,但是韓軍集中主力於城防堅固的漢城,再不濟也不至於三天內就把首都給丟了,很明顯李承晚有故意渲染敗勢,主動不戰而退之嫌,以此來保存南韓實力,並且想把猶豫不決的美國拉入朝鮮戰爭。

果然這招對美國奏效了,杜魯門聽說漢城朝不保夕立馬慌了,直接派出美軍爲首的十萬聯合國軍從仁川登錄。

聯合國軍的出現不僅幫助韓國收復了都城漢城,還輕易打過三八線,海陸空聯合壓制作戰,迅速佔領了朝鮮首都平壤。

朝鮮軍爲何會兵敗釜山,後期輸得那麼慘?

第一,14萬朝鮮人民軍損耗嚴重,精銳殆盡,徵的新兵缺乏戰爭經驗。

14萬朝鮮軍中,主力爲解放軍四野的三個師,差不多4萬人上下,論兵員戰鬥經驗和戰鬥意志遠超美韓聯軍,又全部配備了蘇式火氣裝備,所以前期戰爭中優勢很大。

但是隨着戰爭的不斷擴大,尤其是聯合國軍的參戰,朝鮮軍不僅裝備優勢不再,反而相對於聯合國軍顯得落後許多,老兵死傷慘重新兵補充進來,導致了朝鮮軍整體素質下滑。

第二,戰略戰術指揮失當,後勤補給不足

朝鮮軍前期孤注一擲,把所有的精銳部隊全押到了攻韓,在釜山戰役中損失慘重後,聯合國軍派出美英兩國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掩護在仁川登陸,朝鮮半島局勢逆轉。

聯合國軍海陸空協同作戰,從東西海域夾擊朝鮮,採取攔腰截擊朝鮮的戰術,朝軍腹背受敵兵勢衰微,又屢屢陷入戰略包圍,進入了裝備和糧食極端短缺的狀態,於是向蘇聯和中國求援。

接下來蘇聯和中國向朝鮮戰場增援,世界性的局部戰爭正式打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