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身邊那些以前經常用到工具,現在都已經很難再見到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雖然它們被時代所淘汰,但並不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下面,小編給您說9個消失的老物件,看看就知道有多少還能被叫得上名字。

第一件:敲背器。

您不要以爲這是玩具,但其實它只能算半個玩具,因爲它是用來敲背的一件神器。在它的一頭有兩個半球,拿着把手在背上反覆敲打,即可起到按摩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晃動的半球十分科學,手腕只要晃動一次,背部就能受到兩次敲擊的力度。

第二件:刮痧板。

在以前的時候,不管是村裏人,還是城裏人,大都有刮痧的習慣,不僅可以活血排毒,還能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而刮痧所用到的主要工具,就是這樣的檀木刮痧板,用棱部在人體的背部反覆摩擦即可,雖然有點疼,但刮完之後還是很舒服的。

第三件:衣掛子。

在如今的很多家庭,都已經見不到這樣的衣掛子了,但在以前的時候,這東西可是姑娘們出嫁時必須要有的嫁妝呢。衣掛子用起來很簡單,將它固定在臥室的牆壁上即可,脫下的衣服隨手一掛,也就不會再扔到牀上被揉得皺皺巴巴。

第四件:滑冰車。

這是一件十分有用的農村工具,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可以在結冰的河面上運物資,不僅方便快捷,而還節省了體力。滑冰車整體雖然是木質,但底部和冰面接觸的地方,鑲嵌有一條又細又薄的鐵片,就和我們現在穿的溜冰鞋一樣。

第五件:臘肉架。

看到它一板子尖銳的鐵釘,或許您會以爲是什麼刑具,其實不然。它叫做臘肉架,主要是用來製作燻臘肉的。首先,將臘肉架清洗乾淨,然後將需要煙燻的豬肉,全部都掛在這些彎狀的大鐵釘上,最後再用繩子繫住掉在房屋上即可。

第六件:脈枕。

如果小編不說,您或許以爲它是一個木枕頭,但其實它是一件脈枕,即老中醫用來給病人號脈時用的。在看病的時候,病人將手腕放在脈枕上,這樣大夫就更容易摸到脈搏的跳動。另外,在脈枕的一頭還有個小抽屜,通常也可以用來放一些藥方子。

第七件:木燈。

在以前農村地區,當電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們通常都燒煤油燈來照明,但不過煤油燈體型較大,因此就很不便於攜帶。後來,有人就發明了木燈,看起來像個火摺子,但其實裏面是浸泡了煤油的棉芯。如果是出門在外,將它揣在兜裏就十分方便。

第八件:木魚。

對於經常禮佛的讀者來說,或許對木魚都不會陌生,它既是一種樂器,也是一種法器。在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在家禮佛的同時還會敲擊木魚。不過到現在,木魚除了在寺廟中能看到之外,在很多地方也都已經見不到了。

第九件:錢櫃。

想當年,要是誰家能有幾個這東西,那一定非富即貴。在不同的地方,它有不同的叫法,但是其作用卻不管在哪都是一樣的,即裝錢。很多錢櫃的設計都十分巧妙,比如中間的放錢入口都是凹形,這樣就能做到只進不出,所以就能存住錢了。

生活中的很多老物件,都承載着我們難忘的回憶,雖然它們已經派不上用場,也暫時失去了其使用價值,但其實它們還有很多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如果您身邊還有什麼老物件,也千萬要收好了,說不定哪天還會給您帶來意外之喜呢。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