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爲“超人”李嘉誠,投資眼光精準從不出錯,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事實上他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近來,光是加拿大赫斯基能源這項“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李超人又踩雷了。

昔日提款機狂虧被迫放手,李嘉誠也看走眼了

香港長和集團資深顧問李嘉誠

近日,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西諾沃斯能源(Cenovus Energy)公司宣佈,將以總價236億加元(合179.7億美元)收購李嘉誠家族長和旗下的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TSX: HSE)。

根據協議條款,收購以全股票交易方式進行,合併後公司將以Cenovus名稱營運,有望成爲加拿大第三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綜合能源公司)。

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特別是石油需求。昔日被“超人”稱爲“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有李嘉誠旗下最賺錢“提款機”之稱的赫斯基能源,年內股價暴跌超70%,由於李嘉誠家族旗下持有該公司約69.5%股份,換算起來,相當於李嘉誠財富蒸發了近250億元人民幣。

放手出售,讓赫斯基能源與能源和油砂公司Cenovus合併,也是無奈之舉,割肉止血。

資料顯示,赫斯基能源此前最大股東是李嘉誠名下的和記黃埔集團,持股40.2%,李嘉誠私人也有29.3%的持股,這也是李嘉誠家族在加拿大最大的投資。

事實上,本次併購赫斯基能源的西諾沃斯能源,今年狀況也不太好。預計合併後新公司每天產出油砂與天然氣相當於75萬桶低成本的石油和天然氣,也是一種聯手求生、抱團取暖之道。

李嘉誠昔日併購赫斯基能源

合併後,新公司總部,仍然位於加拿大阿爾伯特省卡爾加里。該交易一旦獲雙方董事會通過,預期於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今年第二季度,赫斯基能源的營收比去年同期下滑了近55%,淨虧損3.04億加元,股權亦從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10.57加元,跌至3.17加元,市值蒸發近70億加元。順帶一提,去年第二季,該公司尚盈利3.7億加元。

1986年,李嘉誠以32億港元代價購入赫斯基40%股權,並讓其投資的“皇家銀行”也入股。1991年,李嘉誠又以17.2億港元收購Nova集團拋售的股份。

赫斯基能源2008年股價巔峯時高達49.86加元,市值達302億加元。有人注意到,歷年來李嘉誠家族從該公司分紅超過100億加元,故而有“提款機”之說。

順豐總裁王衛

今年以來,除了加拿大的投資折戟沉沙,李嘉誠的不少海外投資也深受疫情衝擊,也影響了他的財富身家規模。

多年來,李嘉誠蟬聯“香港首富”,不過年初曾將“首富”寶座丟了,輸給“四叔”李兆基,最近又將蟬聯21年香港首富的寶座,讓給了順豐總裁王衛。

近日發佈的2020胡潤百富榜上,現年50歲的順豐速遞創辦人王衛,以2400億元財富排名第四。王衛生於上海,但他7歲時已移民香港,另外,順豐也創辦於香港。

李嘉誠與孫女李思德

今年9月時,生於1996年的李嘉誠長孫女、其子李澤鉅之長女李思德,出任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引發各界關注,她也是基金會董事局裏唯一的“90後”。

2019年有報道稱,李嘉誠給了孫女李思德價值700億港元的家族信託基金權益,令她一躍變爲“香港90後女首富”。資料也顯示,李思德還出任李嘉誠旗下加拿大鈾礦能源公司NexGen Energy、李嘉誠個人投資的兆豐地產等家公司董事。

加快第三代接班佈局,和梳理及處置類似赫斯基能源這樣的海外投資,也許沒有必然聯繫,也可能存在一定關聯關係。畢竟,李嘉誠出售“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是個大動作,與代際交棒佈局不會沒有絲毫關係的。

李嘉誠、李澤鉅父子

近來,“賣賣賣”似乎是有關李嘉誠家族最熱絡的資訊。9月曾有李嘉誠打算出售北京、上海約500億價值物業的傳聞,但他旗下長江實業澄清:“很多人對我們項目感興趣,不代表我們須要出售相關資產。”

10月初,李嘉誠昔日重金投資的英國最大連鎖酒吧Green King,有25家門市永久關店,裁員800人。近幾天又傳出,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可能剝離歐洲市場的一些電信基礎設施,與歐洲本土營運商Cellnex Telecom合作,該營運商將提出90億歐元洽購。

媒體報道稱,一旦消息屬實,Cellnex和長和將可能達成歐洲最大的電信基礎設施交易案之一。不過,報道稱雙方仍在深入談判中,尚未達成最後協議,最終收購價及收購結構都可能有變。

由李嘉誠創辦的“長和系”,旗下包括著名的旗艦企業長實集團(主要是房地產、基礎建設)、長和股份(主業爲包括港口、能源、電訊)等香港上市公司。在港股市場,“長和系”股票是市場風向標之一,李嘉誠也因投資精準被港人奉爲“李超人”。

李嘉誠是人,不是神,難免也會有看走眼的。有時,泥沙俱下,也難以獨善其身,他每一次的出手,僅可作爲參考吧!

李嘉誠爲什麼無法成爲“世界首富”?

福耀玻璃創辦人曹德旺

生於1928年7月的李嘉誠,似乎離“世界首富”的距離漸行漸遠。且不說“香港首富”,多年前早已是“亞洲首富”的李嘉誠,離“中國首富”的差距也不小。

2020胡潤百富榜上,阿里巴巴創辦人、中國首富馬雲的上榜身家爲4000億元人民幣,一旦螞蟻集團二地上市,恐怕又是“水漲船高”。居於次席的騰訊馬化騰財富身家,也達3900億元之多。

翻看福布斯、胡潤的排榜,現年92歲李嘉誠最高的身家爲280億美元(2020年胡潤全球億萬富豪榜),同一榜單他也落後於“二馬”及恒大的許家印。

不少人會問:李嘉誠爲什麼無法成爲世界首富呢?

也許,福耀玻璃創辦人曹德旺的看法有其獨到之處。與財經人士吳曉波在車裏交流時,曹德旺說:“我總結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有四個自信,第一個‘政治自信’。我那天看來李嘉誠的一篇報道說,李嘉誠原來是騰訊的大股東,正因爲看空中國以後,開始清理,把中國把中國東西(股票)、騰訊股票賣掉,損失了一千多億美金,就這一下他不能成爲世界首富。”

曹德旺說:這是血的教訓,就是說企業家要學會講政治,與國家保持一致。

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

曹德旺說的,也沒有一定道理,抑或是瞎掰呢?

每一個成功企業家,都善於看宏觀,擅長把握每一次歷史拐點帶來的機會,並在做出應對策略的同時,提起佈局風險防範體系。在投資上,李嘉誠長袖善舞,精準獨到,的確是個“超人”。

曹德旺說,成功企業家必須有政治自信,要講政治,是有道理的。事實上,所謂“無國界”,指的是市場經濟及全球化風潮下,企業家視野和格局要敢於面向世界,但不代表企業家就不講政治。

在經營乃至代際傳承佈局時,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政經大環境下,企業家如何站位,如何釐清並建立更強的政商關係格局,是一門大學問。

多年以來,李嘉誠將自己定義爲“實業家”、“慈善家”,但在家族企業治理及傳承體系裏,除了接班人規劃及安排,多代財富管理與傳承、慈善等計劃外,家族價值觀及文化也是核心元素。另外,“德不配位”之“德”,也是講原則、講邊際的。

日本研究百年企業的學者,也是將政治環境作爲推動家族企業長青、長盛不衰的元素之一,同時也是“富過三代”障礙之一。

李嘉誠

儘管長和系也包括二代接班人李澤鉅多次被迫出面澄清,但出售內地資產套現行爲的“李嘉誠跑了”,屢屢觸動國人神經,所謂“市場決定”也變得蒼白無力。

商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重大市場情勢有預判並作出決策,本無可厚非。不過,與李嘉誠將他所有的商業動作解釋爲“做生意有買有賣再正常不過”,公衆並不完全認爲其做出的決定都僅是處於市場和經濟情況而爲。因爲大家不光是看意象,更關注境界。

李嘉誠的投資是多元化的,也觸及科技、生物等創新領域,但遍佈內地市場的投資,最大的賺錢術難以避免“坐地生金”之嫌,且獲利是巨大的。

李嘉誠是中國香港一位有謀略且擅長戰術的商界鉅子,他的勤奮、專注,以及做事果斷等,是許多人學習的商界楷模。會賺錢,有成功智慧,但不能變爲資本的“奴隸”。一個富可敵國的人,如果僅盯住錢,最多隻是個“寡頭”罷了。

本文內容爲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