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朱兴安

“黄布佬,哪里来?

各个山上放牛来。

么牛?花牛。

么花?荞麦花。

么荞?苦荞。

么苦?过年家家打豆腐……”

这是黄陂北部山区很早很早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一首童谣。这首童谣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版本,比如姚家集,尽管与我们蔡店山水相连,但它的开头就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姚集是:郭果洞(可能当时是以地名代人名),哪里来?各个山上放牛来。么牛?花牛。么花?荞麦花。么荞?奈何桥。么籁?天籁。么天?蓝天……

为什么开头就提到这首古童谣呢?因为它与我们这次“梅店湖周边一日游”不仅有关,而且我们还要到那里去完成一个节目呢。我们的一日游,共有四个节目:重走“长征路”,游湖赏美景;探幽郭果洞,品赏农家饭;蔡店长生村,参观新农村;蔡店双河村,参观幸福食堂。

十月十六日,雨后初晴,吹着微微北风,有丝丝凉意。我们连同司机一行七人,从前川出发,向陂北,向一日游目的地梅店湖出发了。在车上我们的“头儿”(召集人)把司机及我们互作了简单介绍,这一下跟师傅也熟悉了,车上气氛融洽,没有拘束。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梅店湖。

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湖面,稍夸张一点,那就是烟波浩淼。湖水非常清澈(它是黄陂饮用水保护水源),远处的山峦峰巅,尽管到了晚秋季节,但还只稍有斑斓,山上只点缀着少许的红和黄,大多还是黛青色。近处的楼房高塔以及错落有致的别墅群的白墙蓝瓦,依依杨柳(这些都是以前的遗存,据说现在没经营了),都倒映在水中,真正有到了仙山琼阁之感。

上面说到,第一个节目是“重走长征路”,怎么回事?因为我们六位中,有四位以前与梅店湖有一定的渊源。一位曾在湖边工作过多年,在那里还曾有过罗曼史,后来成了那里的女婿。一位女士是这里修水库的移民,她以前的家,就正在这湖中心地带。另外两位都为修大坝出过力,挑过土,其中一位当年还是帅小伙,来工地慰问演出,还独唱过。

哦,这位当年的小帅哥,初中就被长轩岭三中录取。十几岁的伢,每周一背着米,扛着书从这梅店步行,抄小路去三中读书,每周一个来回,单程就有五六十里路呀,他们一走就五六年,算算这个旅程也不简单呀!所以回顾起来,还是很豪迈很苍桑的,因此才叫“重走长征路”,不知确切与否?

在大坝上照相时,我们要那位当年的帅哥,再唱一次当年独唱过的那首歌。他欣然接受,清了清嗓子,就唱了起来:“毛主席窗前一盏灯,春夏秋冬夜长明,伟大领袖窗前坐。铺开祖国锦绣前程,锦绣前程……警卫战士,窗前过,心里歌唱东方红,歌唱东方红……”

他那嘹亮深情的歌声,在湖面上飘荡着,引来我们以及其他游客一阵热烈的掌声。

唱完歌,我们信步向大坝西北的半岛走去。这条水泥路沿湖向林中延伸,大道两旁近似于原始森林,有高大的松树、杉树、枫树等。林中藤缠着树,树粘着藤。其中特别多的要数刺梨,它们相互牵扯着,相互纠缠着,刺梨儿结得很多,一串一串的,一篷一篷的。另外路边林中还有一丛丛野菊,她们孕育着肥大的花苞,正准备迎霜怒放哩。

这路两边的行道树是桂花树,他们为了争得阳光雨露,没有形成伞状,而长得瘦高瘦高的。路面上桂花落英,被碾作成泥,也没听到它们叹息。少数迟桂花,还顽强地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继续向前走,突然听到几声犬吠,哟,还别有洞天。我们恍惚到了桃花源,再仔细一看,才知是一家单位,一排三层建筑,样式还有点别致,估计建筑时间较长,连树下的漆木条靠背椅都腐朽了。门前花砖铺砌,花砖中有小草茁壮生长着,不显荒芜。门前靠外桂花树中有一棵柚子树,树上挂满了柚子,压弯了枝头,有的已经黄了,大多还是青色。

眼前的美景,引起了我们照相和喜摘丰收果的冲动和兴趣。于是我们照了好几张摘柚子的照片。原来楼上有醒目的大字写着武汉市某演习基地。这家单位还真会选址,选这里既幽静又隐蔽,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而我们却成了武陵捕渔人。就这样我们完成了第一个节目。

第二个节目是探幽郭果洞,品赏农家饭。

文章开头提到的童谣里姚集人唱的“郭果洞”就到了。它是座落在梅店湖东,蜡梅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属姚集管辖。它被一个叫暗家冲的中型水库包围在山中,只有六七户人家,大多住平房,村民都郭姓。村中郭老板承包了这里的山场和鱼池,办起了农家乐,生意挺火红。因为这里交通较便利,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既可玩山,又可戏水。

他在这里办农家乐很有特色,池中有鱼,圈中有羊,山中有鸡,园中有菜,得天独厚,得心应手。再请了几个心灵手巧的小媳妇,做得几个拿手好菜,如:红烧鱼块,鲜滑胖头鱼,土麦酱烧五花肉,瓦罐土鸡汤,再上几盘山肴野蔬,园中的新鲜蔬菜。另外还有地道的柴火灶锅巴粥,这样的农家饭,经济实惠又很饱口福。

那天,我们在车上就预先把菜点好了,车一到郭氏农家乐门前,那饭菜的馨香就扑鼻而来,引得我们食欲大增。

哦,这个小山村为什么叫郭果洞呢?听说山上确有一个洞,大概能放一张方桌的大小。可惜那天山路湿滑,又加荆棘丛生,我们未去探幽。为何叫郭“果”洞呢?这是因为“果”在古楚语中就是“家”的读音。比如,张家塆古时以及现在乡下土语,一直就习惯叫“张果塆”,但写时就应写作“张家塆”。这个小村姓郭,村边山上又有个显著的标志一一石洞,所以叫”郭果洞”。

第三个节目是参观蔡店最早的新农村建设试点一一长生村。长生村的楼房整洁成排,白墙蓝瓦,四季有花,公益设施齐全,多次被评为最美乡村。此村与梅店湖之只有一山之隔。

第四个节目是参观蔡店双河村的“幸福食堂”。双河村在梅店湖的西北湖畔,这里是梅店湖的发源地,该村建有设备完善的老年活动中心。中心有棋牌室,休息室,幸福食堂。所谓“幸福食堂”,就是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在活动中心活动时,不必担心中午吃饭的问题,到时就可以到幸福食堂就餐。每餐四菜一汤的份饭,只交5元钱。农村留守老人有这等待遇,让大家好生羡慕。

我们这次梅店湖周边一日游就这样愉快有序圆满地完成了四个节目。游了山,乐了水,参观了新农村和幸福食堂,愉悦了身心,品尝了美食,收获满满,其乐融融。

有诗为证:

秋光亮丽北风微,白鹭轻吟唤友归。

红杮累累羞脸赤,野花朵朵孕苞肥。

鱼鲜肉嫩香馨出,客去朋来笑语飞。

寥廓河山添锦绣,梅湖胜景尽朝晖。

本文作者朱兴安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于作者朱兴安,黄陂区蔡店中学退休教师,六十有五。为吾不得老年痴呆症,经常舞文弄墨,写点新诗,写点文章,向区内的文艺杂志投投稿,除自我欣赏外,也想愉悦一下别人。近年写了一些关于蔡店乡土风情系列,比如《蔡店的米酒》《蔡店的肉糕》《蔡店的糍粑》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