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全面提升社會治安綜合防控能力,德州市公安局自6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在全市組織開展了“保安全促文明”百日攻堅行動。全市公安交警以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減量控大”工作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爲抓手,借鑑相關地市“路長制”管理先進經驗,整合警力資源,創新警務機制,積極構建道路交通“蜂巢式全維度”綜合管控模式,探索、推進公安交通管理機制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自行動開展以來

兩項關鍵指數↓

全市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

同比分別下降11.37%6.22%

德州道路交通綜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找準癥結精準施策

向改革要警力,向管理要效率

目前,德州市機動車、駕駛人保有量每年以8%的速度遞增,交通狀況發生巨大變化,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呈現點多、線長、面寬、量大、難控的嚴峻形勢。一邊是市民對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一邊是警力資源不足、警種力量分散、服務社會能力亟需提高……如何破解傳統勤務機制短板迫在眉睫。

爲此,德州市公安局通過認真調查研究,決定以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減量控大”工作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爲重點,開展“保安全促文明”百日攻堅行動,以派出所轄區爲單位劃分作戰單元,以“蜂巢式全維度”管控模式爲載體,實施多警種聯勤聯動模式,積極推進警務機制改革,探索一條向改革要警力,向管理要效率的特色之路。

全面融合聯動

變一元管理爲多元治理

面對警力有限,難以適應日益複雜繁重的社會面管控任務,以及警種力量分散、各自爲戰導致的警力資源浪費的問題,自6月開始,全市公安機關打破警種界限,融合聯動,實現由“一元管理”爲“多元治理”。

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派出所、特巡警組成聯合勤務班組,明確“交警管理主要路口、派出所治理背街小巷、特巡警巡控主次幹道”的基本職能劃分,構建分縣局領導、派出所長、民警分級負責的組織架構,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立體化“蜂巢式”管控網絡,有效提升了警種合成戰鬥力和道路交通管控水平。

爲優化資源配置,公安機關爲160個派出所授予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和交通集成指揮平臺的使用權限,賦予派出所、特巡警7項道路交通管理職責,以“定期定點聯合執法”“亂點難點綜合整治”爲抓手,加大對重點交通違法行爲的查處力度,融合執法效果明顯。專項行動期間,共累計教育、處罰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8.6萬餘起,拖移非機動車3800餘輛次,查處酒醉駕違法行爲2476起,路面交通秩序明顯改善。

此外,交警支隊機關及市車管所每天抽調50名民警,全力以赴支持創城攻堅工作,各縣(市、區)公安(分)局也通過不同形式推動警力下沉,屯警街面,派出所民警、特巡警和交警結對分組,加強對重點交通違法行爲的勸導、治理。這期間,通過集中培訓、以幹帶訓多種方式,促進了民警業務素質和能力,路面見警率高了,民警管事率高了,市民守法率也高了。

動警務前移

變末端管理爲前端治理

下大力氣解決羣衆停車難、全面提升路面通行環境和通行效率、努力提高人民羣衆獲得感……一直以來,公安交警部門不斷推動警務前移,實現“末端管理”變“前端治理”。

爲徹底解決停車難題,公安交警部門依託“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充分聽取羣衆的意見建議,並根據市民熱線羣衆反映集中的路段整理出清單,逐一實地查看,在我市中心城區範圍內合理施劃路內車位16484個,其他各縣(市、區)施劃路內車位14253個,極大緩解了停車難問題。同時,交警、派出所民警、特巡警落實“高峯站點、平峯巡邏、早晚檢查”嚴管舉措,停車亂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按照“一路一策”“一口一案”要求,公安交警部門對學校、商場周邊、景點附近,特別是對市民交通需求較爲集中、交通安全設施設置不合理、不完善的複雜區域進行交通組織優化和安全設施改造完善,先後打通常興路與體育路交叉口、長途汽車站東站與德百物流批發城“微循環”,對萬達廣場、澳德樂、第十中學北校實施了物理封堵、加裝人非護欄等“微改造”,更新護欄11799米,施劃標線3650米,新增標牌637塊,增設人臉識別抓拍系統13套,施劃人行橫道線6處,交通通行環境全面優化。

此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綜合分析市區路網結構和交通流量,爲每個路口定製高峯、過渡、平峯等多時段信號配時方案,目前,已打造東風路(東七街-尚德十一路-崇德十大道)、東方紅路(崇德十大道-康博大道)兩條綠波示範道路,共涉及27處路口,路測平均用時減少25.6%,停車次數下降68.7%,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爲方便羣衆辦理車駕管業務,公安交警部門在派出所開通非機動車登記、機動車補換牌證、交通違法處理等部分交管業務,就近提供交管“一站式”服務。尤其是對輕微道路交通事故,派出所民警和特巡警能直接就出警,推動遠程視頻調處,實現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結,讓人民羣衆時刻感受到“警察在身邊、安全在身邊”,羣衆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同時,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還調整了中心城區貨運車輛限行範圍,優化《通行證網上自助申領系統》,網上辦證率從原來的69%提高到78%。

推動共治共管

交通綜治水平全面提升

公安交警部門在積極推動多警聯勤聯動的同時,不斷整合社會資源力量,織密立體化“蜂巢式”防控網絡,廣泛開展交通治理共建共治活動,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綜合治理水平。

推動共治共管,首先要做好“部門聯動”。一直以來,公安交警部門不斷加強與城管、交通、住建等部門的協調配合,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督促相關部門認真履行交通管理應盡職責。他們將交通違法行爲納入“文明單位”“文明校園”考覈體系,提請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停車治理的工作意見》,協調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停車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牽頭與發改、城管、行政審批等部門印發了《經營性停車場備案管理辦法》。力求在法律政策層面解決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

爲匯聚交通管理合力,公安交警部門積極聯合市文明辦,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志願服務,配強交通管理力量,形成羣防共治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共有3.1萬人次志願者參與路口交通執勤,路口遵章率顯著提升。同時,全面推行公安民警“護學崗”制度,在學校上下學高峯期,組織、協調學校、家長共同維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和社會治安防範管控。

警種合成作戰能力提升,科技賦能促進交通環境改善、交通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增強、服務羣衆能力提高……全市公安機關“保安全促文明”百日攻堅行動取得良好成效。德州公安交警部門在今後的工作中,將堅持“邊幹邊完善、邊幹邊深化”的工作思路,突破傳統藩籬,在做深做實現代警務機制上繼續加溫加力。在鞏固戰果的同時,還將持續優化警務資源配置,落實交通安全管理屬地化,從技術層面打通警種壁壘,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管控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