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終端門店新生態》系列文章第三篇,筆者此文意在方向,希望能爲正在後市場拼搏的同仁打開思路,靜思其後,調整方向,重新遠航。(往期回顧:1、電商衝擊下,終端門店如何調整?2、員工憑什麼忠誠門店?)

筆者團隊曾託管過六家店,皆是虧損嚴重,甚至是即將歇業的狀態。慶幸的是,這些門店還有些客戶資源,儘管有部分客戶因過度開發失去價值。

接下來,筆者分享一起實操案例,不做過多分析,供大家揣摩。

門店背景:

位於上海浦東外高橋附近,2016年10月開業,投資130萬+,6開間6工位沿街綜合店,住宅區附近,客戶質量佳,地段較佳;8位員工,因老闆長期高壓指標且無法完成,員工鬥志渙散。

截止2018年10月,總計虧損過百萬;若年底不能實現盈利,就此歇業。當時離2018跨年還有三個月,十萬火急,筆者與老闆確認所有管理決定權後,前去救火。

到店觀察三天後,發現實情更爲嚴重。

門店2個洗車工位配置4人,日吞吐量只能服務30左右車次;2維修工沒事出去溜達,客戶來了電話聯繫。早上八點上班,客戶八點十分來洗車找不到人,筆者一番詢問出去喫早飯或不知道去哪裏了,直到八點半左右才陸陸續續到崗。中午喫飯可以消失兩小時不見。

日均進店五十臺次左右,其中洗車三十臺次,晚上六點半左右會有洗車排隊現象,出車需要近40分鐘,客戶有時候等不及就走了。晚上八點下班,三天加班兩次,但都爲洗車而加班。

當然再壞也壞不到哪裏去了。唯一慶幸的是,後臺數據還相對完整,得益於門店2名員工專職於服務顧問記錄。

員工也知道門店年底關門,工作時不僅身心疲憊,更重要在於人心渙散無方向,同時還存在內部小團體的明爭暗鬥。

01、解決員工遲到問題

筆者雖爲新晉店長,但到崗當日就做調整,必定會被排外——員工連老闆的話都不聽,更別說一個剛來的外人。面對這樣情況,下手最難的地方在於建立一次有效溝通,而不是大刀闊斧改。若第一次不能建立有效溝通,擠出一絲動力,那麼絕對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任誰也無法改變。

筆者三天內只做了兩件事情:一是觀察,二是上下班與每個人禮貌招呼混個臉熟。

三天後的週日晚上,第一次門店會議,老闆報了一遍考覈數據與門店營業額,望了望其他人,場面極爲詭異的安靜下來。

待大家沉默一會後,筆者接過話:“只有能完成的考覈,纔有價值,從今天開始不再有考覈指標和懲罰。”

老闆:“嗯,好”。

筆者:“既然以後沒有考覈,那我提一點建議看大家是否同意,以後每天洗車超過三十臺次,每臺洗車提成由2.5元提到10元,全員都可參與,第二天7:50至8:00早會發提成,不知大家是否否願意?”

有人贊成有人滿臉疑慮,多數人沉默不語,筆者也沒詢問大家意見,待老闆給大家肯定的答覆後,筆者宣佈散會。

提前十分鐘上班必然會帶來反對,用發現金提成的方式,轉移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向呢?即:提前上班→提成現金→完成洗車量。其實問不問結果都是一樣,能做到就做,做不到就不做。

進店洗車車次肯定足夠,唯一問題在於洗車時間長,客戶等不及。筆者通過三天觀察發現,40分鐘洗車時間過長且工位間距較小,幹車很不方便,於是第二天給員工建議,讓其嘗試出去幹車,隨後優化了人員分工和施工細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壓縮至25分鐘出車。

隨後一週內,關於遲到問題,也常有人八點後纔到,但從不提醒和溝通;現階段早會只是形式,或是用來發獎金的。在發獎金的同時有人到店,大家也是相互禮貌招呼,更何況還是發提成的開心時刻。這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筆者在隨後一週內,只恪守一點,就是在晚上八點的時候提醒下,還在加班的同事,儘可能準時下班。一週時間建立了溝通的基礎,但還需要擠出更多動力。

第二週,週日晚8:00周晚會,大家對我友善許多,因提前試探溝通,告知大家如下細節:確立早會7:50至8:00

①1分鐘分發提成。

②早會每人輪流主持,針對特殊問題主持人需做筆錄。

③每人必須發言,最多1分鐘,說議題,說問題、生活、總結,甚至一個笑話都行。

④主持人告知第二天早會議題。

⑤早會不許有任何責怪、批評、負能量話題。

⑥早會10分鐘,無論是否說完,8:00準時散會上班。

這裏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就是遲到問題的解決。常有兩三個人遲到,早會開始或快結束時,他們到店加入,遲到人員會主動與大家禮貌招呼,大家也禮貌回應,遲到問題筆者也從不指責或溝通。快到月底的那幾天,基本無遲到現象。

最初的早會每個人說的都非常簡單,沒得說或二十秒說完結束。早會只有十分鐘,但是爲什麼沒有給老闆和筆者發言的時間?

筆者也從不發言,也不讓老闆發言,後來曾認真地和他們討論了這個問題,員工們給出的答案都非常正確,提高效率準時上班,讓大家開口找工作中的不足,不批評是爲了一天的工作有更好心情等等。

“只有一點大家沒有注意到,門店的工作是你們在做,這個門店就是舞臺,是你們所有人的舞臺,而不是你老闆的。”這是筆者原話。

02、解決員工喫飯問題

另外,在月底之前,解決了員工喫飯問題。在筆者來之前,門店員工每人每天20元餐補,大家自行出去喫飯。而常有人消失兩小時的原因,是覺得中午喫不好、喫不飽,當然還有沒明說的偷懶。

據瞭解,門店之前也有請過阿姨做飯,但還是喫不好喫不飽。說到底也是錢的問題,大家工資不高捨不得花錢喫,老闆不願意掏錢補貼,這就是矛盾。筆者溝通許久之後,做出如下調整。

①請阿姨做飯,月薪5000。

②只做中飯和晚飯,早飯自行解決。

③每人每天20元餐費,這錢老闆出,喫好喫壞全看阿姨。

④員工加筆者每人掏300,共計 2700,老闆掏2300,支付阿姨工資。

⑤每人另出50元,老闆出300元,共計 800,購買循環餐具盒。

工資到位,阿姨手藝自然到位,葷素搭配,口感也相當不錯。隨後時間裏,員工餐也成了和客戶溝通的一個紐帶,飯菜品佳,週末常有客戶過來蹭飯,獲得很多客戶稱讚。

筆者在第一個月,曾帶頭在開早會時喫早飯,大家也都跟隨筆者一邊早會,一邊喫早飯;隨後的第二個月開始,筆者則在早會之前解決早飯,大家也慢慢跟隨筆者在早會之前喫完早會,筆者也從不溝通說教。

第一個月結束,確立了職責職能,解決了遲到問題,確定了早會的流程,也解決了喫飯的問題。建立了一定的溝通基礎,看似無用,卻爲後面的調整做好基礎。

03、激活員工信心 打翻身仗

第一個月營業額勉強提升,但無大變化,爲了改變現狀,還需一味猛藥,徹底激活他們的信心!

差異化經營:門店正常經營以外的時間,交給員工,提高外部競爭力,所得大部分收入歸員工。

①早6:00至7:50,晚20:00-24:00,此時間段內經營時間爲員工所有。

②每2人一組,每組連續值班2天(共4人蔘與,4人觀望)。

③所得洗美收益80%歸員工,維修收益70%歸員工所有(去除耗材產品成本外)。

④第二天早會發放提成。

⑤當天0營業,老闆發100紅包以資鼓勵,若有則無。

⑥涉及到項目操作時間成本會佔用到門店正常營業時間,所得收益50%歸老闆。

這項調整最難的地方在於和老闆的溝通,讓利多少給員工,以及發紅包等,筆者軟磨硬泡才得同意。

因近住宅區,此段時間周邊無門店營業,除了0營業的4次雨天,其他均有斬獲,日均營業額近1000元,早在第一週就實現了全員參與。

這個月的改變還影響到之前的設計:早會的內容。第一月早會就是用來發發獎金,說兩句的形式早會,變成了現在每人1分鐘根本說不完的局面,大家心裏都有話想說,但沒有足夠的時間表達。因爲時間的限制,也爲大家如何做出最簡短有效的溝通,提供了很多鍛鍊提升機會。

2018年11月一個月的時間裏,做出較多的細節調整,主要在於分工及合作,輔以筆者經驗幫助總結。月底大家激情高漲,爲了最後一點差距甚至把自己朋友強行拉過來做大保養。月底結束,勉強收支平衡。

當你爲迷茫的人指路,從而讓他們看見了希望,有了方向,有了自信,他們就像抓住救命稻草般,認可你所說的每一句,並藉此拼命驅使自己前行。當這種氛圍由個體慢慢影響到整體,員工對門店經營產生主動意識時,對他們而言,所有方案、營銷、專業技能等都頃刻反轉,化被動爲主動。

員工主動提出降低洗車提成,把更多的關注放在美容、維修板塊,藉此調整門店的業務板塊、套餐卡,以及衆多項目及提成,員工主動提出標準及理由說服老闆。

專業技能方面已無需筆者顧慮,員工主動提出針對美容、機修板塊做專業培訓,甚至願意承擔培訓產生的費用。

關於營銷及活動方案,筆者只需提議最適合門店現狀的,相關的話術、物料、分工等問題,兩個早會便可解決十之八九,再輔以筆者經驗總結即可敲定實施。

筆者從開始進駐到門店實現盈利的四個月時間裏,沒有開除過任何一位員工,也沒有說教過一句話。有人說他們是爛泥扶不上牆,可他們最終都成爲門店的頂樑柱,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臨近春節前的最後一個月,是我到店的第四個月,也是大豐收的一個月,門店終於實現了盈利。

2019年1月31日20:00,我們開了有史以來最長的總結會,有人感謝,有人明目清晰,有人說個沒完,也有人哭了。

2019年8月,因觀念、願景的不同,筆者謝絕了老闆的挽留,離開了這家店。其實這家店裏有太多的案例可以分享出來,但筆者想告訴各位的是:大多營銷、方案、技巧等都是可以複製的,但筆者卻只抓住“人員”這一核心點。

04、寫在最後

在汽車後市場,無論是大型連鎖還是小門店都需要有自己的願景,可以是賺錢,也可以是發展,再或者是行業領頭羊。但這不是老闆一個人的願景,更不是老闆一個人就能實現的願景,而是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願景。

企業希望服務更多的車主,尋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寄此裂變、發展 ;員工希望服務更多的車主,賺更多的錢,受到尊重,未來也能當上老闆。

對於每一位員工來說,誰能指引他們,讓他們在工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才能真正讓他們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賺到更多的錢!作爲老闆,不但要有眼界,更要有胸懷,還是員工們的精神領袖!

筆者寫到這裏其實已經把所有東西都交代清楚了。有些地方,衆多前輩已在AC汽車這裏有過分享,筆者不再贅述。若有感悟,不用懷疑,其實你已經抓住了重點。如果還有些模糊,關鍵在於每個人對“員工當家人,員工爲核心”的理解深度不同,只要理解足夠,恪守本心,大膽地在實踐中找答案!

固化的互聯網運營思維及固化的互聯網運營,已經羈絆我們太久太久了。數千億資本刺激下,後市場生存環境將更加惡劣,但還有人趨之若鶩的跳進來。

當下是百家爭鳴,也是軍閥混戰。受疫情影響,衆多門店老闆更是雪上加霜。擺在面前的是生存、也是挑戰、更是機遇,誰能說撐過當下寒冬,明日必定春暖花開?曇花一現者不計其數,閉店歇業者又知幾何?他們甘心麼?又能有幾個重新回到這個行業?又能有幾個重現昔日輝煌?

或許現在的你也是如此,爲了生存,或是不甘心,甚至負重前行,但還能撐多久呢?與其幻想明日春暖花開,不如現在痛定思痛,靜思其後,調整方向,重新遠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