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從敦煌出發,一直持續到永昌,長達850km的拉鋸戰。爲的只是驗證,一輛排量2.0L、車重超過2t的中型SUV,再加入一套插電式混動系統後,它的實際油耗到底能有多低?

也許是因爲從電池產業起家,在衆多汽車品牌中,比亞迪絕對是最早擁抱新能源的,也是最熱烈的一個。即使在幾年前,面對豐田混動技術壁壘的高牆時,它就推出了自己的DM車型,並且始終不斷探索、前進。現如今,新能源品類的車型,已經佔據了比亞迪整個銷量的1/3,這也是其他品牌難以企及的。

從DM1.0發展至今,比亞迪的DM系統已經分成了偏重高性能的DM-p平臺和偏重經濟性的DM-i平臺。在DM-p平臺上有我們熟悉的唐DM,還有今年的熱門車型漢DM。

其實提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我們許多時候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它的高性能上,發動機+電動機的組合,絕對不是1+1=2那麼簡單的事情。以2021款唐DM爲例,4.3s的0~100km/h加速能力,絕對是堪比超跑SUV的成績。

至於插混車型的經濟性,反而是我們經常忽略的。特別是當電池技術不斷進步,插混車型的純電續航能力不斷提升,只要充電條件允許,完全可以當做一輛0油耗的純電車型使用。但如果充電條件不允許呢?當我們把電跑乾淨,發動機又要充電又要驅動,插混會不會陡然變成油老虎?這也許就是這次油耗挑戰的初衷吧。

我們的挑戰行程以滿電滿油的狀態從敦煌出發,全程850km,其中近800km爲高速路況,另外50km則是縣道、省道等擁堵路段。最終的比賽成績分成了三個梯隊,冠亞軍成績分別爲5.2L/100km和5.29L/100km,僅相差0.09L/100km。

從整個比賽過程中來看,單純跑在路上,DM系統對車輛動力、能耗的控制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完美的地步,並不需要你過多操心什麼。如果你想更加極致的控制能耗,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定速巡航車速設定上,選擇66~69km/h的速域區間,這是唐DM的6擋雙離合變速器最高擋位下,發動機轉速最低的區域。

而如果你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你需要調整車輛上一個名爲"SOC設置"的選項。

簡單科普一下,SOC即荷電狀態,用來反映電池的剩餘容量,其數值上定義爲剩餘容量佔電池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數表示。其取值範圍爲0~1,當SOC=0時表示電池放電完全,當SOC=1時表示電池完全充滿。

而在唐DM上,這個設定值的意義在於系統將爲電池優先保存多少電量。如果設定在最低值15%,DM系統就會優先使用電能驅動,直到電量到達15%。如果設定在70%,系統則會至少保持70%的餘電狀態。

可能有人會質疑,能量是守恆的,在不進行外接充電的前提下,電池的電也是從發動機的油轉化來的啊?這樣做怎麼能降低油耗呢?

這就需要了解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的油耗狀態了。怠速、低速、冷機,這幾個狀態,都屬於發動機不良工況,最直觀的來看就是發動機轉速升高、噪聲增大,不僅影響油耗也影響舒適性。而插電混動車型,則可以在這些工況下,優先採用電驅的方式行駛,待到發動機進入高效工況,再根據情況切換至混動模式,讓發動機參與工作。

然而爲了更好的保護動力電池,唐DM的純電工況SOC臨界點爲15%,即當動力電池電量低於15%時,會強制啓動發動機,採用混動模式驅動,避免動力電池的損傷。

冠亞軍的參賽車輛都會調高"SOC設置",這樣確保在每天駛下高速、進入市區前,保留至少40%左右的電量,以應對城市的不良工況。

當然,我們這種操作方式是爲了獲得一個更加極限的油耗表現,畢竟經過了近850km的賽程,冠軍車的綜合油耗也僅比第五名,低了不到1個油。

從這次2021款唐DM的油耗挑戰賽的結果來看,基於DM-p平臺打造的唐DM不僅有着強勁的動力,同時油耗表現也令人欣喜,我們大部分時間的行駛速度保持在65km/h左右,基本是城市快速路的一個平均速度,也是日常使用中經常遇到的速域區間。即便是第五名車輛6.04L/100km,對於一個搭載2.0T發動機,整備質量2.3t的中型SUV來說也是相當出色的。

有電用電,沒電用油。雖然並不能簡單用這麼一句話概括DM系統的多種工況模式,但油/電兩種能源,或獨立,或協同,或轉換,共同構建了唐DM"雙修"的表現。

與混動相比,純電續航更長,實用場景更豐富,短途真·零油耗。

與純電相比,沒有旅程焦慮,不充電依舊能夠保持高性能、低油耗。

除了在北京這種對插電式混動車型政策不太友好的城市之外,插電式混動車型絕對是一個兼顧動力性與經濟性,又完全沒有旅程焦慮的最佳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