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價目表兩年沒變動

“這裏的飯菜質量好,價格也公道,已經是我們的單位食堂了。 ”李女士在青島國際院士港綜合服務中心上班,單位駐地就在附近,只要上班,她和同事都會選擇到社區便民食堂就餐。 “有了便民大食堂,給我們單位也解決了後勤難題。 ”李女士所在的單位,在社區便民大食堂辦了卡,員工就餐可統一劃賬。酸辣土豆絲4元、小白菜炒火腿7元、木須肉7元、紅燒茄子8元……“從2018年至今,食堂的飯菜價目表就沒有變過。 ”工作人員說,目前,食堂一天三餐都有供應,早餐有十幾個品種,午餐和晚餐有二十多個品種。 “菜品每天都換,蔬菜類主要以時令蔬菜爲主。 ”老年居民就餐時,工作人員也會根據其身體健康狀況,從營業角度給予建議。 “以老人一頓四菜一湯計算,四種菜品加上一元一碗的小米粥,一頓飯大約只需8.1元。 ”工作人員說。

有了食堂家中少開火

家住上流佳苑小區的臧秀雲拎着兩大袋黃米糕,高興地和工作人員打着招呼。兩袋黃米糕總共20個,每個相當於兩個包子大小,可她只花了12元。 “按照市場價來算肯定遠遠不止這個價,但社區有政策,年滿60週歲的老人可以三折購買。 ”臧秀雲今年69歲,自從便民大食堂開業以來,家裏很少開火了。“我就住在食堂旁邊的樓上,到了飯點坐電梯下來就行,價格比自己做還便宜。”臧秀雲和老伴把晚年生活安排得非常滿,家裏不用開火,給兩人節省了不少時間。“要不然,每天還要忙着買菜、擇菜啥的,太耽誤時間了。 ”和臧秀雲有同樣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數。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2月纔開門營業,且4月前一直不提供堂食,只有外賣。 ”食堂工作人員說,疫情期間僅供應早餐、午餐,取消堂食,居民可訂餐或錯峯到食堂買飯。訂餐標準分爲20元和30元兩種,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享受就餐3折優惠,居民可通過電話預訂分時取餐。到食堂買飯的居民在門口測量體溫、登記後依次進入買飯,避免交叉感染。隨着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恢復堂食後目前食堂中午的售賣量已接近去年同期。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很多居民佩戴口罩有序排隊,並選擇將午餐打包帶走。井然有序的就餐秩序與食堂門口張貼的倡導“文明餐桌”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公益廣告令人印象深刻。

一年集體經濟補貼上千萬

“敬老助老,我們拿出的都是真金白銀,就爲了讓老人們享受到社區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 ”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相關負責人說,社區素來有敬老尊老傳統,每年重陽節等重要節假日,社區都會爲老人們發放福利。10月25日重陽節當天,社區就利用集體經濟,爲年滿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發放了2000元現金和一臺電飯煲。 “目前,社區共有400餘名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當天領到節日禮物,大家都非常高興。”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一年,社區集體經濟爲給老人提供各種福利,就補貼了1300多萬元。除了節假日發放的現金、禮品以及平時的福利外,其餘補貼均用到了社區便民大食堂的運行上。

上流佳苑社區便民食堂的持續發展,離不開社區集體經濟的穩定向好。近兩年來,上流佳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建設運營了國際院士產業加速器、院士港綜合服務中心、上流和園項目等科研樓宇項目,預計到2020年底,社區集體經濟純收入將由2018年的7700萬元、2019年的8630萬元提高到9800萬元。伴隨社區發展越來越快,社區居民福利待遇也隨之提高,居民持股待遇由1600元/月提高至2000元/月,非股民也享有400元/月的遞補福利。預計到2020年底,居民人均收入將由2018年的7.5萬元、2019年的8.1萬元提高到8.8萬元。

壯大集體經濟居民得實惠

爲了讓全體居民的生活得到有效改善,1993年以來,上流佳苑社區順應發展形勢和羣衆需求,集中力量壯大集體經濟,積極推動村莊改制,社區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羣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社區黨委始終注重統籌優化資源,通過發展集體經濟來實現居民利益的最大化。社區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支部成員從帶頭出資創辦建材廠,到招商引資,再到成立實業股份公司,社區的集體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爲了更好地維護居民利益,社區黨組織着手研究集體資產改制,創新性地提出了工齡股加人頭股的股權分配方案,贏得了居民的廣泛認同。 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老百姓的收入不斷增加,社區黨組織又開始關心他們的居住環境等。爲了更精準地服務社區居民,社區創建了“黨員精準聯戶”制度,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組織網格體系。每名黨員精準聯繫10餘戶居民,通過經常性地走訪,積極關切居民的日常生活訴求。

讓羣衆感受服務民生的溫度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上流佳苑社區便民大食堂,無疑是觀察民生青島的一扇窗口,通過它,可以看到民生青島的溫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經濟社會發展了,社區集體經濟增長了,要讓百姓也享受到紅利。上流佳苑社區便民大食堂對60歲以上老人推出的暖心舉措,讓民生青島的溫度更加熱乎。截至去年,包括上流佳苑社區便民大食堂在內,李滄區共開設社區助老大食堂52處,服務11個街道5萬餘名老人。全市共有助老大食堂480個,日均助餐老人8300多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到便捷營養實惠的餐飲服務。展望下一個五年,上流佳苑社區黨委書記表示,社區居民經濟上會得到更大收益,精神上幸福感會有更大提升,社區將會更加和諧。

來源:青島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