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ME科技故事

人與獸的關係是複雜且有趣的,一方面我們在心理上與它們劃清了界限,可另一方面我們在生理上與它們又沒有那樣巨大的差別。

我們在醫學研究中會大量使用動物實驗,因爲動物的反應通常往往與人類具有相似性,很多人類使用的藥品對一些動物(主要是哺乳動物)也是有效的。

雖說藥品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一樣的,但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獸用藥與人用藥混用的情況,除非……除非是想要做一些不被道德和法律允許的事。

人用藥品但凡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副作用的,都會被歸入處方藥,必須憑醫生的處方纔可購買。但獸用藥品的管理就沒那麼嚴格,加上價格低廉,劑量較大,往往容易被不法之徒鑽空子。

前段時間山東威海乳山市傳出的“母豬發情藥投毒事件”應該是人盡皆知了,在盛傳的聊天截圖中,提到嫌疑人往飲用水中投進激素,導致同事出現莫名增重、生理期異常等症狀。

在這段描述中出現了一些被認爲是誇大的內容,通過針管注射投毒的描述也被不少人質疑,事件到目前仍然充滿了疑點,只得到了當事單位員工“確有其事,但誇大其詞”的肯定。

再往前一點回憶,熱播的懸疑劇《沉默的真相》中,關鍵人物侯貴平被陷害的情節中也提到了給牛羊用的催情藥,直接導致了侯貴平在非自願的情況與他人發生了關係。

跳出以上的案例,我們其實更關注的是給牲畜使用的催情性激素究竟會給人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性激素是在畜牧業中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藥品,根據性激素的生理功能可分爲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有一些是天然存在於動物體內的內源性激素,有一些是人工合成的性激素極其衍生物,目前後者在畜牧業中使用更多。

總的來說,性激素的使用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爲了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它不僅僅只作用於家畜的繁殖中,性激素還可以增強食慾、提高飼料轉化率。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控制家畜繁殖,讓只產肉的家畜不亂髮情,又讓肩負產仔重任的種豬該發情時就發情。大多數動物都有固定的發情期,它們會根據孕期或孵化期的長短選擇一年中最適合的時機交配,確保後代出生在食物充沛的季節。

觸發動物發情的條件有很多,氣溫、光照時長、食物等外部條件都是比較常見,它之間的組合基本可以鎖定一年中相對固定的時期。

以家雞爲例,未馴化的野生原雞有比較明確的發情期,而人工飼養的家雞則會長期處於發情期,產蛋量遠超野生種。實際生產中,養殖場還會讓雞舍保持長時間的光照進一步提高產蛋率。

人工飼養的環境缺少刺激,很可能不能滿足家畜發情的條件,因此需要跳過上一步,直接使用性激素促使它們發情。或許正是因爲這個用途,讓人產生了誤解,認爲給豬牛羊用的性激素同樣能夠讓人“發情”。

所以在很多虛構的作品中,但凡要下套使某人落入情色陷阱,往往會提到這些給家畜用的“春藥”,包括這次投毒事件的網傳截圖中,“男同志亢奮,在辦公室裏大白天臉色通紅”的細節,估計就是從這個誤解裏誕生的。

實際上,沒有明顯發情期的人類是動物界比較特殊的存在,而我們人類在短期內的性衝動更多是由主觀意識驅動的,性激素水平當然也是基礎,如果長期給男性注射雌激素,他很可能會喪失性慾,但反過來,給男性注射雄激素並不會讓他毫無來由地“發春”。

與其擔心被人下“春藥”被陷害,不如擔心一下食物裏性激素殘留給人帶來的慢性危害。雖然性激素是被允許在養殖業中使用的合法藥物,但是有些養殖者爲了追求暴利,過量使用性激素,也就造成了動物源性食品中激素殘留的問題。

比較出名的有玉米赤黴烯酮,最早從得了赤黴病的玉米中分離出來而得名,在小麥、大麥、水稻、小米等穀物中都可以找到。

這種物質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假如豬喫了被玉米赤黴烯酮污染的作物,母豬會出現發情週期紊亂、流產死胎,公豬會出現化學閹割的症狀。

但同時,這種物質又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幫助家畜增重,我國從1980年代開始用玉米赤黴烯酮的還原產物玉米赤酶醇來提高養殖效果,商品名爲“畜大力”,可見其簡單粗暴的效果。

畜大力能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腦垂體和胰臟,提高家畜體內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水平,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在牛羊的養殖中效果最爲顯著。

隨着它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使用,問題也慢慢開始暴露,由於畜大力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又比較容易在家畜體內殘留,導致了很多兒童出現了性早熟的現象,尤其是女童。

根據安徽醫科大學2012年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2009-2010年間的78名性早熟兒童血液中,玉米赤酶醇水平顯著高於普通對照組同齡兒童。

因此,我國在2002年已經跟隨發達國家的腳步,禁止將玉米赤酶醇用於促畜禽生長。類似的還有乙烯雌酚和甲基睾丸酮,這兩種多用於水產養殖中控制性別比例的性激素也在禁用的名單中。

當然,現在仍然有投機取巧的養殖者在違規使用這些性激素。除此之外,用於配種繁殖的家畜也很危險,養殖戶爲了按時按量繁殖往往要使用性激素來控制它們的發情,這些配種個體一般不允許當成普通肉類流入市場。通過正規的渠道購買肉類,可以大大降低我們通過食物攝入性激素的風險。

與動物養殖的激素相對應,大衆對植物種植使用激素的問題也非常關注。最常見的說法是,現在的水果要比以前大比以前漂亮,有些反而還不如以前的風味濃郁,進而猜測這些蔬菜水果是用激素催熟的。

這些看似不尋常的現象其實也沒有什麼神祕的,一方面是我們在植物育種上取得的一些進展,讓品質更優良的品種走上了市場,另一方面是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所謂生長調節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激素,它們大多也是植物本身就具有的,通過人爲提取分析結構再人工合成大面積使用,通常包括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等等,作用於植物各個生長階段。

顯而易見,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的化學結構差異較大,應該不會在人體內表現出類似的作用,但實際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一些檢測報告的結果顯示,市場上瓜果蔬菜的生長調節劑檢出率還是很高的。

以最常見用於催熟的乙烯利爲例,在攝入過量的情況下會引起急性中毒,產生腹瀉、腹痛、胃痙攣等症狀,及時發現通過治療可恢復健康,並沒有出現後遺症。

另一種常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矮壯素也能引起急性中毒,國內有不少案件爲口服自殺,死亡前有頭暈、發力、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症狀,多數案例在服毒後1小時以內死亡。

顯然,植物激素也並非無毒無害,而且使用率比動物激素更高,但通常它們對人體主要表現爲急性中毒,性早熟、致畸等慢性影響目前尚未得到證實。

目前還需要有關部門嚴格把關,規範市場,畢竟沒人想一邊防着被投毒一邊自己主動中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