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觀玉軒吟,一生良苦心。——《題鄭寧夫玉軒詩卷》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這種精神被廣爲流傳。玉是華夏文明的基石,玉文化則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脊樑骨,玉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就有“君子比德與玉”的說法, 玉器的外表溫和圓潤而內志堅志剛堅硬無比,這和男子道德追求相吻合。曾經孔子主張玉有十一德,東漢許慎又定位五德,還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說法,在古代,佩戴玉飾象徵着身份的高貴,也代表國家和王權的象徵。一些玉佩還會雕刻一些特殊的畫案,以此表示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到了當今社會,能在古玩界看到古代玉器的機會並不多,又有很多人開始有了收藏寶物的理念,隨着鑑寶綜藝節目的興起,我們也能跟着大飽眼福。一名女子拿了一塊稱是前男友送的玉佩去鑑定,這塊玉極其美麗,光滑至極,專家鑑定後嘆息,直言你去把前男友找回來吧,你不懂他的愛。

這塊玉本身是該女子前男友所贈,爲什麼會被稱爲前男友呢?是因爲兩人早期感情較好,但一直分居兩地,女子沒辦法忍受這種思念之苦,漸漸的疏遠男孩,但男子知道原因後,立馬辭去自己的工作來到女子的城市,但因爲兩人長期分居兩地,三觀上已經發生了變化,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相處融洽。最後也沒能逃過分手的一劫。

女子分手後就想賣掉這塊玉佩,直到有人出了18萬的高價想買,女子覺得這塊玉佩可能來頭不小,便想了解這塊玉的真實身份,於是女子讓專家幫忙鑑定。專家邊聽女子講的故事邊拿着手電筒照玉佩,隨後專家感嘆,你不懂他的愛。專家說這塊玉是和田玉,從光澤度和純度來看都是上好的材質,而且看起來這個物件應該是很久以前的。判斷這個玉至少值20-30萬元。

女子聽後震驚了,原來男子是多麼愛着自己的,賣掉這個玉佩的原因是因爲男孩已經結婚幾個月了,說到這,女子的眼淚便大顆大顆的往下掉。在兩性關係中難免會發生誤解摩擦,只要冷靜對待解決,也會讓兩人重歸於好。在這個故事中,男子願意辭掉自己的工作來到女子的城市生活,已經做了很大的讓步和貢獻了,但女子當時不理解男子,不懂男子有多愛她。兩個人在一起相愛的概率很小,遇見事情兩人都應該學會包容和諒解,特別是在婚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更能消磨掉兩個人的感情,很多人都沒難熬過這一關。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女子也知道了男子對自己的愛與付出,終究是辜負了他。

千年以來,玉在人們的心中都有至高無上的位置,不管是從歷史角度還是現代發展的趨勢來看,玉文化都是國粹中的精華。玉文化也分爲三個板塊,東夷玉文化、淮夷玉文化、東越玉文化。中華玉文化與美洲,新西蘭,三足鼎立,成爲世界三大玉文化之一。

玉還有保健作用,古代帝王嬪妃養生都離不開玉,中醫認爲,人有精氣神三寶,而氣最爲突出,玉器恰恰可以蓄氣,是蓄氣最充沛的物質。根據科學家鑑定,玉材本身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錳、鈉等等。古書《黃帝內經》、《唐本草》、《神農本草》、《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玉可以,安魂魄,疏血脈等等功效。長期佩戴可以補充人體不足的微量元素。

如今社會,玉的製作產品也多種多樣,有玉枕、玉墊、健身球、按摩器、手杖、玉梳等等,長期使用,都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把玉握在手中,你會覺得玉是活的,能感受到它有體溫、有心跳、還有水分。它正在和你的思緒產生共鳴。

參考資料:

《北齊書·元景安傳》

《禮記·聘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