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疑。——《留別妻》

在我國以男子爲尊的封建時代是一夫多妻制,一個男子可以娶多個妻子,而女子沒有選擇的權利。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人的地位是極其低下的,而且生不出孩子的女人是會被嫌棄與非議的。但是我國古代傳宗接代的觀念又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在《孟子·離心上》曾有“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說法。即使這句話原本的意思並與傳宗接代沒有絲毫關係,但是他以字面意思的影響,根植在了我國人心中數千年。重視血脈純正與傳承的中國人,已經把這種思想當成了一種習慣或習俗。

雖然隨着世界的聯繫不斷加強,西方國家要開放思想傳到我國,對我國的封建保守思想有所解放,但骨子裏流淌的血液,卻始終認爲孩子是很重要的一種傳承。很多的中國人還是願意生育兒女,而且認爲兩個人的日子過得也是不如三個人甚至更多人的日子更加熱鬧。還有人認爲自己拼死拼活一輩子到底是爲了誰?爲了什麼?所以孩子便是人們不斷拼搏,努力下去的動力與支撐。所以孩子的到來不僅僅是爲了傳宗接代,還是爲了讓人們在努力拼搏的生活中有一絲前進的曙光與追趕的動力。

不過也有很多的夫妻不願意要孩子,他們會認爲孩子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負擔與束縛,兩個人能生活得更加自由和簡單。不過也有些想要孩子的夫妻由於一些生理因素無法生育孩子,這種情況下如果擱到現在我們可以去領養一個孩子或者去做試管嬰兒,畢竟現在醫療技術這麼發達,治療不孕不育的醫院也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

可是在古代乃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醫療技術不太成熟,而且當時人們的思想也極其保守固執,況且當時一夫多妻制還是被承認的。如果一個女人無法生育孩子,那麼她的丈夫還可以再娶一房妻子。而且有兩女共侍一夫,卻情如姐妹,生前“三人行”,死後3人葬在同一墓穴。這次我們要說的主人公便是京劇大家梅蘭芳,他的婚姻便是封建中國傳統的婚姻形式一夫多妻,梅蘭芳作爲一個跨越兩個世紀的藝術家,在他的生活與思想中,你可以看到封建時代與新時代的特點與思想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

現在已經沒有了一夫多妻的說法,即使在古代這種現象是很稀鬆平常的,我們仍然會以一種很現代的思想去評價古人的生活與作風問題。而在梅蘭芳的一生中便有兩位妻子,他的一任妻子名叫王明華,她與梅蘭芳一樣,對戲劇有着極高的天賦,並且受家庭的影響都成爲了戲劇表演者。兩人有共同的職業,共同的話題,沒多久兩人便互相產生的情愫。在雙方父母都知道的情況下,兩人成功地談起了戀愛,並最終成了親。本來女人的心理年齡就要比男人成熟,而且王明華的年紀要比梅蘭芳大,所以婚後她對梅蘭芳的幫助與引導都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兩人結婚不久後,王明華便生下了雙胞胎兒子,正當他們憧憬未來幸福美滿的生活時,不幸便瞬間襲來,兩個剛出生的孩子都因病離開人世。而王明華也沒有了生育能力。但作爲梅家獨子的梅蘭芳卻不能讓梅家的香火斷了,此時王明華挺身而出主動讓梅蘭芳再娶一位妻子。而梅蘭芳的二房便是我們常在與梅蘭芳相關的影視劇中看到的福芝芳。福芝芳過門後很快便生下了孩子,不僅如此,福芝芳與王明華的相處也十分融洽,並沒有任何的勾心鬥角與嫉妒生恨。但不久後年僅37歲的王明華便因病去世,心痛至極的梅蘭芳曾說,自己死後要與妻子同葬一陵。

當梅蘭芳已成爲舉世聞名的京劇藝術家時,他也同二房妻子福芝芳攜手走完了餘生。1961年梅蘭芳去世,政府曾經想將它埋入烈士莊園,此時福芝芳站出來說,要將先生與自己的原配妻子王明華在一起。而福芝芳的遺願也是同丈夫葬在一起,死後3人葬在同一墓穴,不管時間如何推移,他們三人依然同行。

參考文獻:《孟子·離婁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