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自古以來,戰爭都會給人帶來災難。當國家面臨戰爭,就需要士兵拋灑熱血,以此換來家國平安地生活。作爲一個有着古老歷史的國家,中國所經歷的戰爭不在少數,不過,因爲交通不便,古代的戰爭大多是內戰,所波及的範圍也很有限。

到了近現代,因爲工業革命、科技革新,很多國家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這也給外國侵略他國提供了機會。而日本就是這種國家,他們不甘於現狀,小島上的生活好像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向外擴張就成了必然。而當時的中國就成爲了他們的首要選擇。因爲我國經歷了閉關鎖國,科技、工業都很落後,即便之後有人提出改變,最後也沒有太大的改善。於是纔有了與日本長達十四年的膠着之戰。這場戰爭造就了很多英雄,也帶走了許多鮮活的生命,惹得其背後的家人傷心欲絕。曾有一個抗日名將犧牲之後,頭顱被日軍割走,他的妻子孤身闖敵營討要,結果怎樣?

這個人叫王志芳,她出生在一個戰亂時期的官宦家庭,從小過着安穩的生活,長大以後,她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國軍將領陳中柱。還沒有好好過日子,小日本就開始發起進攻,陳中柱也顧不得王志芳,只趕緊隨部隊趕往戰場。臨走時分,他們互相道別,以家國責任爲先,小家幸福在後,作爲將領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若是能安全回來,他們的餘生一定更加幸福。不過,此去戰場,多半九死一生,說給妻子的這些只爲了給她留個念想。

果不其然,陳中柱在與敵軍對抗中不幸身亡,王志芳也永遠地失去了丈夫。不過,此時的王志芳也不是一個人,她還有他們的孩子,所以王志芳不得不堅強起來,等着找回丈夫的屍體下葬。然而她的這個願望再一次落空。一些日軍有割頭顱收藏的習慣,剛好,陳中柱就被他們選中割走。王志芳不甘心,她的丈夫已經沒了,不能再讓他的屍體變得如此殘缺。

於是,王志芳孤身闖日軍大本營,只爲討要回丈夫的頭顱。日軍看到王志芳竟然單槍匹馬就衝了過來,自然害怕有詐,他們將王志芳攔住,盤問她爲什麼會來這裏。王志芳從容不迫,一一答覆。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些沒有人性的日軍竟然放她進去了,而且也成功地帶走將軍頭顱,只是不能及時帶回家鄉埋葬,只能落地異鄉,後來才遷回原籍。

作爲將領,陳中柱的人生也精彩紛呈。他草根出身,憑藉努力,他進入江蘇警官學校,後來又從黃埔軍校畢業,這份優秀的成績讓他一進入軍隊就是少將團長。關於王志芳,雖然他們是通過雙方家長介紹認識,不過他們也算是日久生情,夫妻兩人恩愛有加,也沒等他們甜蜜幾年,大戰就爆發,陳中柱也要奉命出征,最後戰死沙場那一年,他才35歲。

陳中柱生前有過很多雄偉抱負,對於國共兩黨的合作他也是非常贊成,在他做江都縣縣長期間,他把當地的軍事力量提升到足以自保的程度,雖然這個縣長他只做了五個月。有這樣一個偉大的丈夫,想來王志芳也是很自豪的,雖然這個偉大的丈夫已經爲國捐軀,雖然她還要一個人撫養他留下來的孩子,但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到最後,甚至還從敵軍手裏要回他的頭顱。雖然生前相處的時間不過短短几年,但這幾年已經是這兩人的一世深情。若是重來一遍,她還是有可能失去丈夫,因爲她所選擇的丈夫一直是一個願意爲國赴湯蹈火的人。王志芳去世的時候已經98歲,雖然早年喫了很多苦,但等世界安穩下來之後,她帶着自己的孩子們生活得也很幸福,也算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參考資料:《從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