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中,除了納粹黨衛軍被人們經常提及外,蘇聯也有一支神祕且獨特的番號部隊湧現,這就是蘇聯“近衛軍”:作爲前蘇聯在衛國戰爭困難時期設立的特殊部隊番號,可以說是用赫赫戰功和無數士兵鮮血堆砌出來的至高無上榮譽。

蘇聯紅軍首個“近衛軍”的榮譽稱號出現在1941年9月,這是“巴巴羅薩行動”後蘇軍節節敗退的最困難時期,首批一共有四個步兵師因爲戰場大功而獲得新的番號,即步兵第100師、第127師、第153師、第161師分別改稱爲“近衛第1至第4師”。

從1941年9月18日開始,蘇聯紅軍先後又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羣、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等,幾乎囊括所有部隊大小編制,甚至還有18艘艦艇都獲得了“近衛軍”番號。

而近衛軍這一詞在俄國可以追溯到16世紀,當時伊凡雷帝創建了沙俄近衛軍,主要任務就是保衛沙皇,而且是他們也只服從沙皇的命令。但隨着蘇聯的建立,沙皇最終被殺,象徵皇權的近衛軍部隊當然也被蘇聯廢除了。

衛國戰爭爆發後,爲了對抗強大的納粹德軍,蘇聯紅軍開始湧現出許多英雄部隊,這一情況下,“近衛”這一詞感覺和衛國戰爭又很貼切,因此又被重新用了起來。當時蘇軍各部獲得近衛軍榮譽稱號以後,首先將授予近衛軍軍旗,正反面有“消滅德國侵略者”和“爲了祖國”的口號,反映出濃濃的衛國戰爭色彩,軍旗尺寸則根據部隊級別的不同而有差異。

近衛35步兵師軍旗

近衛軍雖然只是蘇聯最高統帥部爲鼓舞部隊士氣而採取的手段,但成效是十分顯著的!這些戰功卓著的紅軍部隊一旦獲得榮譽稱號之後,會統一授予近衛軍軍旗, 官兵統一佩戴近衛軍證章。此後團隊精神更加鮮明,戰鬥力同樣明顯提升,同時對其他部隊也起到激勵作用,類似於我們的“勞動模範”。

“近衛軍” 戰爭後期也成爲蘇聯衛國戰爭中最強悍的反擊力量,蘇聯近衛軍在偉大衛國戰爭時期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但蘇聯的“近衛軍”和納粹的“黨衛軍”卻並非同一性質,他們之間其實有着本質的區別,德國黨衛軍是獨立於國防軍而單獨存在的“軍種”,而蘇聯人的近衛軍說實話只是一種授予的“榮譽稱號”。

黨衛軍作戰部隊擴編新部隊時可以用“組建”,而蘇軍的近衛軍部隊番號只是用“改稱”,在近衛軍作戰序列之前,這種稱號首先是爲了和普通部隊番號加以區別,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一支英雄戰鬥部隊。當然了,近衛軍部隊的待遇並不僅僅是榮譽,他們一旦入選近衛軍體系,無論是兵力、武器、物資的補充肯定優先於普通部隊。

比如近衛坦克部隊可以優先得到新式坦克列裝,不過榮譽和責任從都是相輔相成的,有了好的裝備和榮譽,近衛軍部隊一般都承擔比普通部隊更艱鉅的作戰任務。如果從這點看,這和戰爭後期納粹黨衛軍倒有些相似,後期希特勒同樣優先補給嫡系黨衛軍部隊,同時黨衛軍也承擔了更重要的防禦任務。

蘇軍女交通員

不過戰爭末期蘇聯近衛軍稱號的兵力約佔蘇軍總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客觀的說近衛軍後期評選標準確實有所下降!也就是有一絲氾濫的意思,從而削弱了“近衛”部隊的含金量。

1943年6月1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對近衛軍評選標準作了如下補充:近衛軍部隊必須是全軍的表率,·如果在戰爭中被殲滅且丟失軍旗,在戰鬥中潰逃的情況,其指揮人員將被送交軍事法庭,並剝奪該部隊的近衛稱號重新整編。

在整個衛國戰爭中,近衛軍部隊在每次最艱難的時刻都會挺身而出,不顧犧牲地衝上去!爲最終擊敗納粹德國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因此戰後蘇聯裁軍,這些衛國戰爭中的近衛軍部隊大多得以保留。蘇聯解體時,近衛軍部隊最終被大量解散,能僥倖保留番號的近衛軍部隊也被禁止佩戴前蘇聯近衛軍證章,但如今爲了增加軍人歸屬感和榮耀感,2016年俄羅斯又在內衛部隊基礎上建立反恐性質的國家近衛軍。

《歷史雜談驛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