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这场战争就结束了,如何维护上甘岭战役的成果,还是需要用心去做的。

1952年8月,二十四军奉命在上海淞江地区集结,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军长兼政委皮定均在12月带领着志愿军二十四军向上甘岭地区前进。

当时零下37度的严寒,志愿军们行走困难,踏冰雪,顶狂风,冲破无数道敌机敌炮的封锁,经过7天的时间,终于上甘岭地区。

接替第十五军,负责东起牙沈里、西至栗木洞的30公里一线阵地的防御,承担巩固上甘岭战役战果的任务。

虽然我军条件有限,但智慧非常,在阵地防御过程中,制定多个计划,有效地打退敌人。

一天,志愿军发现敌军用汽车把约一个营的兵力运送到537.7高地西侧的树林里隐蔽集结,准备次日凌晨向我主阵地发起进攻。

皮定均知道后同意师长康林的建议,将远程炮火集中一起消灭敌人。

这就是冷炮歼敌活动,二十四军很快将炮火集中在一起,攻击树林里一批敌军。

持续迅猛的攻击大概有20分钟,之后迅速转移火炮,最后敌军被歼灭了很多,第二天敌人用汽车拉了一天死尸。

除此之外,志愿军还制定了一种“抓一把就走”的打法。

一开始,先派出一个班,在晚上悄悄进入敌人的阵地,突击敌人且速战速决,所以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歼灭了一个前哨阵地的守敌,而且我军还没有伤亡,成功后,皮定均派出更多小分队,甚至队伍也更大了。

有一次派出了一个排,同样的,在夜晚突然袭击三八线以东无名高地美三师的一个加强排,敌人毫无防备,被一举歼灭。

经过几次夜战之后,敌人晚上加强了戒备,不过,打仗就是要灵活。

他们晚上戒备强,二十四军就在白天突击,这导致敌人精神高度紧张,而我军越打越有经验。

除了防御敌人,也要积极抢占能抢占的敌人领地。

领导们经常在一起分析要攻打的小地区,例如马鞍山,敌人经常在这个地方封锁前沿阵地,七十二师决定除掉这个地方。

如何打,也要讲究一个策略。

所以一开始,他们秘密地把坑道挖至敌阵地前沿,随后突然发起攻击,很快抢占了此地。

但敌军也不甘心,所以多次发起反击,在于敌人交手过程中,我军采取阵前伏击,短促火力射击与部队反冲击相结合的手段不断歼灭敌人。

最后成功守住这块地方,上甘岭这个地方,先有志愿军誓死之争,后有志愿军全力守卫。

每一次都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垫下了基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