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当妈,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也是一件有点“痛”的事,产后疼痛,相信很多宝妈都不陌生。

什么是产后疼痛?

产后疼痛是代表宝妈在月子中有身体与关节方面的酸胀、麻木、疼痛,比如许多宝妈会手指关节疼痛、腰酸背痛、耻骨疼痛、足部疼痛等。很多宝妈对这些疼痛使用“忍”字诀,觉得忍忍就过去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最终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来看看这些产后疼痛,你有几个同款?

01产后宫缩痛

在生产之后子宫收缩会出现一定的疼痛,为宫缩痛,这种疼痛一般在产后3天左右会小时,这是因为产后子宫强直性收缩,子宫本身相对缺血、缺氧造成的,特别是二胎的宝妈,本身子宫肌层纤维组织较多,宫缩时缺血较重,所以宫缩痛会比新妈妈更明显;

在喂奶时,由于婴儿的吸吮,反射性的引起缩宫素分泌增加,所以也会感到产后宫缩痛,但是这是有助于子宫复旧的。

产后宫缩痛大部分女性都可以承受,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缓解:

1:找到舒服的姿势:不管是睡觉还是喂奶时都要找到舒服的姿势,可以侧睡,在坐着时注意可以垫一个坐垫。

2:多按摩腹部:产后2-3天,自己或家人可用手掌稍稍用力按压子宫做环形按摩,直到子宫变硬为止,可以让宫腔内的残余物质尽快排出;

3:热敷: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会感到十分舒服;

02产后腰痛

产后腰疼一直被视为“月子病”之一,很多宝妈都会出现,为什么产后腰痛那么广泛呢?其实有很多原因:

❶ 产后还没完全恢复;

❷ 产后营养不足,还要喂奶,身体缺钙,容易出现腰疼腿脚抽筋;

❸ 喂奶姿势不当,经常使用一个喂奶姿势较长时间,甚至固定一个姿势睡觉,容易引起肌肉疲劳;

❹ 过度劳累、经常低头、弯腰,造成腰肌劳损而疼痛。

建议宝妈多进食容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富含蛋白质,荤素搭配,注意补充钙元素,适当的进行运动,加强肌肉力量。

03产后趾骨痛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疼痛是局部疼痛为主,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日后行走,走路的姿势也会变得非常难看。

由于生产的过程中宝宝较大、分娩时间长,太过用力等都会造成耻骨联合过度分离。同时,产后疲劳等原因会导致耻骨联合韧带受伤,骶髂关节发生细微错位,导致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04产后“妈妈手”

妈妈手也叫做狭窄性腱鞘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手腕,导致肌腱和腱鞘频繁摩擦,严重时就会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通常表现为手腕疼痛、手指无力,很多严重的妈妈连换尿布都痛得掉眼泪。

注意多休息,减少腕部用力,就能够让疼痛得到缓解。平时可以多用热水泡泡手部,旋转手腕活动活动。在抱孩子时,要双手抱,不要经常用一只手,要交换方向抱。在用手时,要多用肘部的力量来分担。

05产后乳房痛

乳房胀痛一般会在刚生产完、宝妈的乳汁还不够稳定时出现,主要和宝妈的乳腺导管没有彻底通畅有关。这种疼痛症状为乳房硬如石头,摸上去皮肤很烫,妈妈会感到非常疼痛,甚至是觉得胳膊都没有办法抬起或放下。

哺乳期堵奶宝妈一定不陌生,这时胸前就像是有两个大石头,也会伴随着发热、疼痛、红肿,严重时抬胳膊都很困难。

宝妈一定要尽早开奶,多亲喂、勤喂宝宝,少喝油腻的荤汤,多喝温水及雷氏通乳汤。在喂奶之前可以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喂奶后冷敷缓解胀痛。

产后各种疼痛不光会对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有影响,还会影响妈妈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尽早解决产后各种疼痛很有必要,专业产后康复,就找雷氏普爱。(编:三七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