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出生的何春峯,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任駐馬店市驛城區運管所副書記,副所長。2017年5月,經區交通運輸局黨委推薦,區委組織部任命爲板橋鎮劉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四年來,何春峯同志按照黨建引領標準,始終堅守脫貧攻堅一線,舍小家、顧大家,把解決貧困羣衆疾苦、帶領羣衆脫貧致富作爲頭等大事,讓一個多年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村,深度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年,何春峯同志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爲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18,2019,2020年連續三年被區委組織部考覈爲優秀個人,受到市脫貧攻堅及時獎勵一次。

夯實基層組織堡壘基礎,發揮基層黨員帶頭作用。派駐村後,何春峯同志用了32天時間,把全村533戶走了遍,喫透了村情,回到單位講透了村情,驛城區交通運輸局按照黨建陣地建設的規範化要求,投巨資在村黨羣服務站、活動室建設上重點打造,設置了服務窗口,配齊了座椅、課桌、空調和電腦等;開通了對村民的遠程教育;與此同時;給村“兩委”拉起了院牆,蓋起了廚房,硬化了院子。

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四年來,何春峯同志堅持以身作則,率先表率,管住手,管住嘴,管住腿,樹立了基層共產黨員的標杆,使往日緊張的幹羣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不當兩面人,不搞說一套做一套,陽奉陰違,思想與行動同上級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執行政策不搞特殊,堅持一個尺子量下來,落實政策到位,羣衆瞭解到位,滿意到位。堅持走羣衆路線。深入基層,瞭解民情,解決問題,化解積怨、4年間,爲全體村民排憂解難幾百起,消除民怨,化解不穩定因素近百起,最大限度徵得羣衆理解認可,維護全村穩定,駐村工作以來,沒有出現一起重大治安案件,沒有出現一起赴京到省去市越級集體訪和個訪事件。

當好先鋒橋樑,發揮派駐單位後盾作用,爲村裏基礎設施打造更加便捷的出行道路,使原有交通設施發生巨大變化;全村9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全部實現通村通組水泥路面,其中6個組基本實現戶戶通,其他3個組水泥路覆蓋率也達到90%以上,安裝路燈120盞,安裝各類監控攝像頭44個,2019年8月又開通了鎮村公交車,羣衆出行日益方便,幸福感、安全感指數明顯提高。

思路決定出路,何春峯不僅工作紮實,而且頭腦靈活,他通過多方商談,引進丰采鑫文具廠加工項目,年收入增加3.5萬元,對接發改委,引進光伏項目一個,年收入增加15萬元,引資黃牛養殖項目1個,年收入增加6.4萬元。協調區交通運輸局種植各類風景樹7000餘棵,創建40畝鳳凰嶺生態種植園1個,同時積極鼓勵引導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發揮當地種植優勢,調整種植結構,將傳統的小麥、玉米種植引導到符合產業政策的紅薯,花生種植上來,種植每畝就多獎補500元,建立小型紅薯粉條加工廠,解決紅薯生產銷路問題,建立農村廢草加工場1個,解決雜草加工銷售問題。

何春峯富有愛心、樂於助人,以前有困難羣衆要麼是怨天憂人,要麼是奔波上訪告狀。現在羣衆只要需要幫助,一個電話何春峯都積極幫助解決,解決不了也是共同想辦法解決,這些點滴的做法已成爲何春峯的一種工作方法;像一股暖流湧入羣衆的心裏,每每說到何春峯,羣衆的心裏都是暖暖的,臉上笑眯眯的。

何春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從不在羣衆家喫飯,哪怕到中午一兩點鐘也都是回村與工作隊員一起做飯喫飯。羣衆把何春峯當成知心人,都願意和何春峯交朋友。

用何春峯的話說,我雖然是上級派來的幹部,就是來和廣大羣衆交朋友,爲大家服務的。我是一個共產黨員,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事。老百姓都說像何書記這樣平易近人的書記,沒有一點官架子的幹部,是這幾十年來從沒有遇到過的好乾部。活生生的現代焦裕祿,真正和羣衆心連心。不說官話、不搞形式、只辦實事好村官。(劉文喜 孫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