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面料市場上,遇到了以前開加工廠的朋友。

問他現在生意咋樣了,他說,已經帶着原來的工人跟一個批發市場上的老闆合作,不自己開廠了。

想想也是,天天在外面接單做,真不如讓這些批發市場上的老闆們給包圓算了。

這樣,不僅不用在操心天天找貨讓工人幹,還能一門心思集中起來,把工廠搞好,也不少賺錢。

現在鄭州這邊的情況,有很多加工廠都成合作的模式,與批發市場老闆們各做各的事,批發市場老闆不用操心廠裏的事,加工廠老闆不用想着去外面找貨的事,算是兩好。

爲什麼說現在找加工廠不好找呢,這個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前兩天和來工作室裏打版的老闆說起,縫紉工在鄭州不要想着一個月能掙一萬左右,那可是要一天工作14個小時左右換來的。

而鄭州周邊的加工廠呢,則是在家裏想幹了幹,想休息,就休息,雖然一個月掙個三五千塊錢的,但又能留守家裏,處理些雜事,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鄭州現在很多廠都是把裁好的衣服裁片,開車送到外地,然後拉回來一批昨天送過去做好的,如此循環着。

之所以如此,就是衣服上有印花呀,繡花呀等,外地不方便,就形成了現在這種情況,在鄭州裁剪,把這些事先做了,然後,把外地做好的衣服,拿回來燙和打包裝。

這位老闆的衣服,也是發到外地做的,在工價來說,與鄭州相差不大,也就差個一兩塊錢的,雖然多了一些來回的運輸成本,但在另外一方面,卻減少了管理員工的煩惱。

現在做事,你不可能兩頭好處都佔了,尤其是員工不好招,放到外地做,只要品質能保障,速度能跟上,來回折騰一點,也沒什麼。

不過呢,整體算下來的話,一件成本上來說,也會稍微便宜一點點。

當然,這也要看款式,並不每種衣服都能便宜,也會有一些衣服會相對來說貴一些。

外地的加工廠是怎麼多起來的呢,聽這位老闆說起,原來一個村裏都是鄭州回去的員工有對口的廠,畢竟在外面打工時間長了,會認識一些服裝廠的老闆。

出於信任,很多人由於家裏一些原因不能出來了,就聯繫,自己買些機器,在家裏幹,然後通過物流運到鄭州。

這樣,一個人帶幾個人幹,大家都知道,衣服上手要說也並不難,只要款式不復雜,做上個年把子的,基本上都會慢慢可以做些難度大的款式。

隨着一個村子裏的人從事的越來越多,慢慢一個村子就形成了一個加工的氛圍。

而老闆們呢,也都有朋友在開廠,自然就會打聽你在誰家那裏加工的,彼此之間互相也有個照應。

慢慢地,這就形成了一個相關的產業鏈。

不管是誰成就的誰,對於大家來說,沒有更合理的解決方法時,大家都是一邊在做,一邊摸索。

生意場上,大家都是爲了利益,也總是有妥協的時候,你說呢?

這是我寫的第1911篇原創文章,關注@妙裁女裝,每天都會看到我寫的一篇有關服裝行業方面的原創文章,如果你看後覺得寫得還行,記得給我點贊,或者分享給更多人看。

個人介紹:我叫黃玉峯,從事女裝製版十六年,06年河南服裝製版大賽第一名,寫了一本教材《30天學會服裝製版》超過萬人轉載,很多人看後都學會了簡單的服裝製版。對於女裝我的格言是:款式是神,版型是魂;形象靠色彩,氣質靠版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