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約瑟芬·貝克

科學史話

美國醫生薩拉·約瑟芬·貝克(Sara Josephine Baker ,1873—1945)是爲公共衛生與兒童福利作出過卓越貢獻的先驅人物。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傳染病對美國人民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即使在紐約和波士頓這樣的大城市,衛生狀況也很糟:大街上正在腐爛的屍體無人處理,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敞着瓶口賣。痢疾、天花和傷寒導致很多人尤其是兒童的死亡。紐約市全部死者中,有三分之一是不足1歲的嬰兒。在曼哈頓區內一個號稱“地獄廚房”的地區,1902年夏天每週有1500名嬰兒死亡。那時,人們完全不知道預防醫學是怎麼回事。爲改變這個恐怖的狀況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之一是女醫生貝克。那時,女醫生佔醫生總數的比例還不到1%。

貝克原先並未打算學醫。16歲時,她在紐約州波基浦西市就讀於女校,打算考入著名的瓦薩學院。不幸的是,她父親患傷寒熱去世。爲了幫襯母親,減少家庭支出負擔,她決定到紐約婦幼保健院的女子醫學院去學醫,這是她所知道的唯一招收女生的學校。

從醫學院畢業後,她去波士頓的新英格蘭婦幼醫院實習,同時也在一處貧民窟出門診。在這些地方,她親眼目睹了醫學服務水平是多麼糟糕。

1901年,她進入紐約市衛生局就職,開始了自己的公共衛生職業生涯。她在衛生局的第一項工作是擔任醫學檢查官,給公立學校的孩子做體檢。若發現哪個孩子得病了,她可以打發病孩回家,以免傳染其他孩子。

她的相關工作促使紐約市政府在全市設立了學校護士計劃,該計劃很成功,學生的頭蝨症和沙眼的發病率幾乎降爲零,而原先這兩種病很普遍。1907年,貝克成爲紐約市衛生專員的助理。

紐約市好幾項史無前例的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計劃,都是在貝克的協助下建立起來的。比如,1908年夏天,貝克給30位護士安排了一項任務,讓她們尋訪新生兒的家庭,指導產婦科學地照護嬰兒。結果,與1907年夏季的統計數據相比,紐約市1908年夏季的嬰兒死亡減少了1200例。不久,紐約市衛生局成立了兒童衛生處(後來升格爲兒童健康局),任命貝克爲處長。

貝克的功勞數不勝數,下面僅僅是幾個例子:如經過長期的努力,市政府終於同意給民間接生婆發放執照並給以指導,而不是簡單化地禁止她們營業;研製了一種簡單易用的滴液器,用以給新生兒的眼睛滴硝酸銀滴眼劑,以防止淋菌性眼炎,因爲這種炎症可能致盲;研製了一種新的奶製品配方;成立了“小媽媽聯盟”,教導八九歲的小女孩在母親外出工作時如何照料弟弟妹妹。不過,此舉也引起了一些爭議。

現在的人很難想象,貝克做這些事要頂住多大壓力,克服多少困難。例如,兒童衛生局剛成立時,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30位醫生聯名給紐約市長寫信,要求撤銷這個機構,信上說:“把嬰兒照料得那麼好,那我們醫生怎麼掙錢啊?”貝克堅定地對市長說,這封信其實相當於對兒童衛生局的表揚,某些舊規矩該破的就得破。

貝克的另一項壯舉是在1907年間參與了追蹤“傷寒瑪麗”。女廚子瑪麗帶有傷寒病毒,她自己平安無事,但她服務過的家庭中很多人都得了傷寒,於是她成了懷疑對象。每次醫生要取她的血樣化驗時,她都暴力抵抗。貝克奉命去找瑪麗的頭一回,瑪麗當着貝克的面把門砰地關死,不讓貝克進門。第二天,貝克帶了幾位警察再次上門,瑪麗開門後發現來人是取血樣的,又想把門關死,一名警察伸進來一隻腳,門關不上了,瑪麗就飛奔進屋,不見蹤影。後來,貝克發現房屋後窗外雪地上的腳印和架在籬笆牆下的椅子,就到隔壁鄰居家搜查,才找到了瑪麗。瑪麗仍堅決不配合,有關方面只好對她採取了強制措施,才取到了血樣。一培養,大量傷寒桿菌赫然在目,這才找到了病源。

有時候,社會歧視比醫學挑戰還要嚴峻。當貝克被任命爲兒童衛生處處長時,曾經與貝克同時擔任過醫學檢查官的6位男士都提出辭職,他們覺得在女性領導下工作是奇恥大辱。貝克對他們說,你們幹1個月試試,看看我是什麼樣的人。結果,那6位都一直長期幹了下去。1919年,一些人接受不了女性擔任兒童衛生局局長這一事實,想方設法要把貝克拽下來。但是,當地的媒體和很多母親遊行示威,反對將貝克解職。

了不起的薩拉·約瑟芬·貝克,永遠受到民衆的敬仰。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