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里根号航母编队又进入南海来耀武扬威了,这是该航母编队今年以来第五次到南海来对中国展开威胁活动。部署在日本横须贺的美国航母编队,是对中国安全威胁最大的兵力群,也是区域拒止的重点对象,解放军必须常备不懈、紧盯不放。

对包括航母在内的海上大型目标,中国军队已经具备弹道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先进鱼雷等多种有效打击手段及相应战法。对此,美国心知肚明,为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近海作战优势,美军已经开始验证一种新的作战形态,这就是分布式杀伤战术。

所谓分布式杀伤战术,是2015年1月由美国海军水面作战部队司令汤姆·罗登中将正式提出的。他认为美国海军战力配置严重“偏科”:大多数水面作战舰艇围绕10个航母战斗群运作,而其“假想敌”中国已经能够威胁到数百至上千海里外的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形成了不对称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未来航母编队难以发挥作战效能。必须设法增强美海军各级小型水面舰艇及陆上、空中火力的综合作战能力,令对方“反介入/区域拒止”的部署及武器系统失效,而有效的战法是兵力分散,火力集中。这一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美国信息体系、网络作战的优势,在同一时间、多个方向、不同地点发动对对手的打击,而对手难以找到对美国兵力重点打击的方向和目标,甚至难以发挥弹道导弹打击的优势。美国军队已经于2016年正式采纳了分布式杀伤链的概念。目前,美军开始实质性转向执行新的分布式杀伤战术。

现在美国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些军队建设动向及演习训练内容,其实都与验证、实践分布式杀伤战术有关。比如,原计划到2035年舰艇发展到285艘,现拟调整为500艘,就是准备减少大型舰艇数量,增加小型舰艇数量,为未来实践分布式杀伤战术做准备。拟在东亚部署中程导弹,B-1B、B-52及各型侦察机频繁到中国近海活动,伯克级驱逐舰经常多点、多域同时训练、演习,也多于实践分布式杀伤战术有关。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争形态总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装备的发展、敌我力量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现在我们的对手已经筹划新的战争模式,我们绝不可固步自封,更不能因为拥有一时的制敌不对称手段而沾沾自喜。

分布式杀伤战术并不是天衣无缝,比如过度依赖信息化作战体系支撑,战时兵力协同配合易遭割裂等等。军事战法演进的基本规律是有矛必有盾,只要紧跟时代军事战术技术发展,与时俱进,未雨绸缪,就能找到破解分布式杀伤战术的有效对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