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淨出口國,所有在澳大利亞開採的冶金煤和70%的熱能煤都銷往海外,其中大部分煤炭銷往日本、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及地區。

但最近,澳大利亞彷彿被扼住了命運的咽喉,談"煤"色變,焦慮不已。

鑑於中澳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和配額限制,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實施禁令。10月初,中國幾家煤炭企業已經接到上級的口頭命令,停止繼續購買澳大利亞的煉焦煤和動力煤。一些中國港口也被告知不允許接受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導致很多煤炭滯留在中國的港口後,被轉售給其他國家。

爲了打造"綠色東京奧運"的品牌,日本政府今年7月宣佈2030年之前將關閉約100家燃煤發電廠,昭示着徹底斷絕煤炭依賴的決心。同時,印度也增購美國及加拿大的冶金煤替代澳煤進口,而且近日印度正計劃修訂1957年《煤炭法》,以允許私營企業收購煤礦進行商業開採。

在日本、中國、印度等大客戶接連離去的情況下,不僅澳大利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家中國企業同樣面臨着諸多挑戰。

兗州煤業澳大利亞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底,擁有和管理包括莫拉本、HVO、MTW在內的11座煤礦,以及紐卡斯爾PWCS港口36.5%股權紐卡斯爾基礎設施集團(NCIG)港口27%股權等資產。擁有JORC資源量79.24億噸,儲量21.08億噸,原煤生產能力達到8000萬噸/年,是目前澳大利亞最大的專營煤炭生產商

2017年6月29日,經過多輪競購大戰,兗煤澳洲憑報價高達26.9億美元(超180億人民幣)優化競購方案獲得力拓“聯合煤炭”公司。兗煤澳洲一躍成爲澳大利亞最大的獨立煤炭生產商。

2018年是兗煤澳洲完成對聯合煤炭收購後的首個完整的財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8.5億澳元,稅後利潤爲8.52億澳元,較2017年分別同比增長86%和272%。

值得注意的事,兗煤澳洲客戶遍及亞太地區,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半年度,日本、新加坡、中國、中國臺灣及韓國約佔公司煤炭收益的75%。

此次中國和日本對煤炭需求的降低勢必影響兗煤澳洲的經營,但從行業看,兗煤澳洲的動力煤品質太好,國內用不起,所以主要出口日本韓國臺灣泰國,國內進口澳洲的主要是焦煤, 兗煤澳洲的客戶對於高端煤的需求非常穩定的,此次影響或許有限!

從兗煤澳洲最新公告來看,公司的生產並未受到影響,年初至三季度末應占原煤及可銷售煤炭產量分別較2019年增加了6%和11%。尤其第三季度,原煤產量爲1790萬噸,較2019年第三季度增長15%;應占可售煤產量爲1020萬噸,較2019年第三季度增長2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