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阜敏(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知名评论家)诗人来自风景旖旎秀丽的丹霞山景区,工作在经济开发热度极高的东莞。作为一个海关进出口部门重要的负责人,日常业务工作应该很繁忙,冗务缠身,于公于私,应该有很多生活里的掣肘,或一地鸡毛,或焦头烂额。但难得的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保留有诗歌的敏感触觉,对一般的物景也能够捕捉到一定的触情点和美感,只有对生活充满爱情激情,对生活有热情有追求的人,才会有写诗的冲动和需要。曾胜仁就是这样,在日复日年复年的平凡日子里诗心运行,诗情酝酿,遂成两部诗集《爱怎能忍着泪》(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风笑的影子》(九州出版社2019)。

聂鲁达有趣地说过,首先诗人应该写爱情诗。否则,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诗人。很欣赏曾胜仁对爱情一如既往发烧式的憧憬与追求,诗人把他最好的词语最好的句子都给了他所憧憬的希望的爱情,我把这些叫做爱情想象。那些爱情应该都是理想化的,那些爱人应该都是浪漫化理想化的对象,读着那些发自内心的自热的诗行,即便早已过了恋爱季节的我们也会受到很大的感染,就像我们仍然非常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般,那些滋生的美好情感,都会化作日常生活和工作上前行努力的正能量。在诗集《爱怎能忍着泪》里,他的爱情诗写得又多又炙热,虽痴情却放达。《那夜》犹如主旋律,“啊 初恋的人/回忆不会伤心/得不到你/你还是心中的神”。《表演》通篇作自问自答的释然,“我只用爱寻缘用心感知“。《风雨情路》:”说过这是一个非凡的传奇/你我要上演精彩的履历/浴火重生 凤凰新羽“,提升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爱情观进步的社会意义。《遥望》是一首绵绵深情的小夜曲,是一曲中规中矩的爱情赞美诗。如是还有《冰雪》等。诗人的爱情诗多有第二人称视角,设置“对答式”、“设问式”,作”你我“间的呼应与对话,有着仿佛直观式的抵达对方内心的交流。有时,从爱情诗里,我恍惚读出新月派唯美主义的依稀影子。

诗集许多风景诗里充盈着浓郁的诗人情意。聂鲁达说,“在这里我爱你。在黯淡的松林里风释放他自己。月亮在流浪的水里发出磷光,所有的日子完全一样,都在互相追逐。”所以,那些景致的影像里一样有爱情的显影。《午夜序曲》结尾道,”飘雨发时节/就是飘洒的旋律/春雨伴着心雨/链接我的诗句/链接永远美丽的你”。自然而然的表达,行云流水。《再会烟雨松湖》里,松湖俨然爱人,与湖深情对话,令人动容。《温柔的秋光》则从秋光看到真善美,看到金心。《爱怎可以躲藏》则使用里少见的换位抒情,以女性口吻言说。诗人善于小处着眼,在小景小物小情落脚,诗意从一个点伸延蔓开。一些诗作写得像歌词(也是诗人常用创作体裁),常有A-B式两部结构。

诗集《风笑的影子》则题材较为广袤,视野更为开阔,对生活的思考有了更多的领悟。诗人的诗创作坚实地走在正道上,即多做心绪表达,就是重在传达意念抒发情感;超越景绘,很少做临摹、描写和叙述。“在这里我爱你。在这里我爱你而地平线徒然隐藏你。我爱你即便是在这些冷冰冰的事物中间。”(聂鲁达)《相思无语》仿佛是对聂鲁达这话语的诠释,“我寻找爱的踪影/如在荒野找到篝火……焦灼的灵魂渴望拯救/我在孤岛等待航船“。《冰雪》异曲同工,”是你开启我沉寂半生的牧笛/思念把梦的时光也一一蚕食“。都画面感十足,比喻贴切。《小说的情节》传达了自己似乎零碎却来自心底的生活感受,《悠闲的假日》有着生活的禅思,”满树的祈愿在风中飘飞/谁知晓那得意的谶语/梦里绽放了多少醉人的奇葩“。《春雨急来》有独自的思说,“岁月翻新/山村年迈/雨织乡愁 不能讴歌/梦 不知道有多重 多惶恐”。感悟自成一路,不落窠臼。《残雪》即是诗人人格的坚持、精神的追求写照,一副负重而矜持的个性自画像。

诗人还很善于观察,很善于用审美的眼光打量补助身边的景物,不管是家乡的一草一木,还是工作所在地的景物,都能从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他们的诗意,他们的美感,你会觉得命运那个时候会沿着这些美的诗行往前延伸,幸福因此不会丢失,他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望海》豹尾结束,“你来 我就是停泊的心岸。”读到此,我拍手叫绝。

老家仁化是丹霞地貌的故乡,绚丽多姿的红砂岩,幽幽流淌的锦江,历经沧桑的唐宋古塔,巍然坚固的客家大围……那些离去的,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游子的家乡情结,如今以诗词歌词的载体回来了。诗人悲喜交加,忍不住的泪水,伴风笑的影子挥洒,凝做文字,化作诗行,如其家乡仁化石塘雕花米酒,醇香醉人。《梦寄花晚风》联想连篇,思绪如晚风变化多样。《溪流》里,人格化的溪流,是诗人不懈前行融入大海的经历背书。这方面,突出的是他写给乡梓的赞美歌词,如《锦江之歌》、《故乡-泥土》、《丹霞义工之歌》等,拳拳爱乡赤子之心,附上音乐的翅膀,在家乡大地上飞翔。

所以这是来自生活的诗,来自大地的诗,她先被丹山锦水孕育,先天得丹霞的灵气,,再获东莞水乡的水系浇灌,后天养分充足。

总的看,曾诗主旋律俨然:爱情的追求、“苏醒的灵魂”与生命的烈焰三重唱。诗人的情感很丰富,个性审美的感觉很犀利,他的自由诗有着外国译诗的一些风格,抒情诗系列抒说肆意,无拘无束,深受徐志摩诗风影响;他的古体诗有感而发,是他自由诗言说的补充。诗人善作拟人化充分的抒情,常附丽如季节、大海、船、溪、水、湖、星、花、荔枝、风、雨、夜等意象。形象化程度高,联想丰富,想象跳跃性大;常用歌词常见的重复、排比修辞;诗句不长,相对整齐,明快流畅;有的意象新奇,偶尔用语奇诡异丽。

曾胜仁的诗歌创作别有意义,他基本上是游离在某些诗歌组织圈子外的“独行侠”,单打独斗。这未尝不是见好事。事实上有的文学圈子成了名利场,内卷化现象严重。我的诗歌我做主,诗歌才能真正成了感受与情感的抒发路径。相比较而言,两本诗集里,自由诗有的作品雕琢未足,词语总的看还单薄,流于简白空泛;诗句多不考虑韵脚,如押些哪怕诗松散的韵,阅读上当会更佳。诗篇结构上分节太少,这会影响意群的形式界定与情绪的节奏。此外,诗人的古体诗写得就一般化,未见耳目一新之作。

“泼墨倾情无限意,相知惆怅写心田“(曾诗)。公务之外,还有诗的空间;庸常之上,倘有诗的翱翔。一个有性情有情怀有诗性的海关官员,值得庆幸,值得期待。期待诗人今后的创作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抵达诗之隽永的意境与思悟的深刻。

(责任编辑:桂汉标。@英雄拒绝黄昏团队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