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解方是志愿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相比他的职务有点低。

志愿军的司令员彭老总,他授元帅实至名归,无可争议。其他四位志愿军副司令员,除了陈赓是大将外,其他三位邓华、韩先楚、宋时轮后来都被授予了上将。

而解方的那些下级军官,比如说万岁军军长梁兴初,1955年被授予中将。而解方只被授予了少将,职务高军衔低,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长期担任参谋长的开国少将。

解方是吉林人,1908年出生,最早加入的是东北军,后因为表现突出,被送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经过系统的培训,解方回国很快就受到了张学良的重用。

后东北军屡出事故,张作霖去世,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紧接着又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解方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东北沦陷后,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加入了国民党的编制。

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进行了长征,把大部队转移到了延安。

蒋介石灭我军之心不死,于是将东北军派去与红军作战。张学良本来就不支持内战,作战比较消极,而解方也在这一期间,深刻地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真面目,思想开始倾向我党。

1936年,解方秘密加入了我党,作为张学良的亲信副官,解方对张学良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后来张学良毅然发动“西安事变”,就有解方的功劳。

不过,解方虽然入党,却一直在东北军中任职,长期秘密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直到1940年,因为国民党的消极抗日,不断和共产党部队产生摩擦,解方才离开国民党军队,来到延安。

因为解方有文化,又留过学,属于军事理论水平高却较少带兵打仗的人。因此,军委领导就任命解方当了358旅的参谋长,让他辅佐张宗逊指挥战斗,358旅在山西打得有声有色,不但站稳了脚跟,还创建了敌后根据地,解方也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358旅被派往延安跟随彭老总作战,而解方则被抽调去东北开展工作,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40军副军长等职务,为解放东北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解方刚协助兵团司令邓华、第40军军长韩先楚解放海南岛,他顾不上修养,凭着军人的警觉。觉得事态的发展一定会影响到中国东北的局势,因此马上请缨出战,不久后,解方就被任命为第东北边防军参谋长,开始在鸭绿江畔集结部队。

对于这个任命,解方是感到遗憾的,他毕竟是军人,也想酣畅淋漓地直接带兵作战,可偏偏每次都被任命为出谋划策的职务,不过这份遗憾被解方深埋在了心里。

随着事态的发展,中国军队要入朝参战,解方被任命为志愿军参谋长,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组建起了一个战斗力强、效率高、便于指挥的司令部。

司令部人员不过100多人,却要指挥最多时百万的志愿军,正是因为解方把这些人扭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整体,因为表现好,司令部曾经多次受到彭老总的表扬。

解方的能力还不止于此,他对于局势发展的敏感性非常高,彭老总都因此称他为“诸葛亮”,非常信任和器重他。

第一次战役爆发时,解方就根据战场发生的变化写了报告,他的报告里不但有敌人的行军路线、还有兵力配备等重要数据,并且他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强弱点,正是有着这些详尽的报告做辅助,彭老总才指挥志愿军歼灭了一万多名敌军,赢得了开局第一战。

从此后一直到1951年6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解方一直为彭老总出谋划策,协助彭老总指挥了五次战役,歼灭了二十多万敌军,还把敌人赶回了三八线,把敌人逼得不得不考虑停战谈判。

这时候,解方又摇身一变,被任命为志愿军的谈判代表,这也证明了解方的能力,他精通日文,略懂英文,曾经参与过国民党将领陈明仁的起义谈判,是个很好的人选。

果然,在谈判时解方据理力争,寸土不让,美国的不合理要求统统被解方拒绝了,李克农曾经评价谈判桌上的解方“非常有脑子、讲话有水平。”当然,谈判的胜利也是有志愿军强大的战斗力在背后做支撑的。

1953年停战后,解方从朝鲜回国,1955年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从解方的经历我们也能看出来,他对革命的贡献虽然很大,但是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历,而且相比较那些在志愿军中他同级的上将们,他入党和参加红军的时间都比较晚,因此只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不过,他在少将中排名第一。

解方后来离开了一线部队,到了军校工作,他在退居二线后曾经想要写一本全面描写抗美援朝 战争的回忆录,因为他的突然病逝,这本书没能写完,非常可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