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間,華爲Mate 40系列全球線上發佈會正式舉行,華爲Mate 40系列手機正式發佈,搭載了被稱爲華爲"絕唱"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華爲Mate 40系列共有四款機器,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 +和Mate 40 RS保時捷版。

恰逢不久前蘋果公司發佈了iPhone 12,作爲兩大年度旗艦機系列,難免會被拿出來作比較。而且發佈會上,餘承東也不忘調侃對手,"其他廠商(蘋果)不久前剛剛推出 5G 手機,而華爲已經是第三代5G手機了。"

到底誰更出色呢?下面,我們僅從產品的硬實力來比一比吧。

在機身設計方面,華爲Mate 40的外觀依舊很出色,後置徠卡攝像頭的環形設計也別具個性化。反觀iPhone 12,雖然機身變成復古的板磚設計,但四年不變的劉海屏,一眼看上去沒有太多新意。

不過,手感上或許蘋果拿捏得更優秀。iPhone 12機身厚度僅有7.4mm,重量162g;而華爲Mate 40厚度與重量分別爲8.8mm,188g。

屏幕方面,餘承東將Mate 40 Pro&Pro+和iPhone 12 Pro Max對比,分別採用6.67英寸柔性OLED曲面屏和6.7英寸OLED全面屏,他認爲自家產品有更大的屏幕、較窄的機身,對習慣單手操作者相對更加友好。

同時,華爲Mate 40屏幕刷新率均爲90Hz;而iPhone 12全系列僅有60Hz;餘承東表示,做120Hz不難,但功耗更高,90Hz實現了流暢度和功耗的平衡。

攝像方面,華爲Mate 40系列後攝"星環設計",並加入了全新鏡頭防畸變技術以及雙電影攝像頭方案。配置最高的華爲Mate 40 Pro+還將配置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可實現10倍光學變焦、20倍混合變焦、最大100倍數字變焦。

而iPhone 12最高版本Pro Max則搭配了3顆攝像頭,廣角、超廣角、長焦鏡頭都是1200萬像素;同時,首次加入了激光雷達技術,其對拍照效果的提升體現在了對焦速度上,比如抓拍快速運動的物體。兩者對比而言,拍照的成片效果都令人滿意。

核心硬件上,今年的麒麟9000即便沒有配備單獨發佈會,也依然是華爲Mate 40系列最大的亮點。

據餘承東介紹,麒麟9000採用了最先進的5nm製程工藝,首次集成多達153億晶體管,是目前晶體管數最多和功能最完整的5G手機芯片,餘承東表示麒麟9000比蘋果A14仿生芯片晶體管多了30%。

同時,由於蘋果處理器沒有內置通訊基帶,而麒麟9000直接集成了5nm的5G基帶,所以後者還多了個稱號:全球首款5nm 5G手機處理器。

不過,在外媒公佈的GeekBench的CPU測試中,麒麟9000多核跑分比A13強,但仍然弱於蘋果最新的A14處理器。

下圖是兩款芯片在Geekbench5.2.3下的跑分,A14單雙核跑分分別是1583、4198。而麒麟9000跑分分別是1016、3688分。

對比之下,麒麟9000在單核上較A14差了50%,而多核差14%左右。

所以,餘承東所說的晶體多少,其實不能決定芯片性能的強弱。可以看出,蘋果在處理器的性能上依舊是行業內的"霸主"。

售價方面,現在華爲Mate 40國行售價還沒有公佈,預計在5500元左右,iPhone 12則是6299元起,兩者相比還是前者便宜一些。總而言之,從性價比上面比較的話,兩者在國內市場誰更受歡迎還未可知。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此次麒麟9000或許是華爲的絕唱之作。有業內人士預估,其備貨量在1000萬片左右,這也意味着有約1000萬臺華爲Mate 40/Pro手機可以用上這一芯片,或許可以支撐半年左右。

在發佈會最後,餘承東也坦言華爲的近況並不好,並再次針對美方制裁做出回應:"華爲現在處在非常艱難的時刻,我們正在經歷美國政府的第三輪禁令。這一禁令極不公平,導致我們處境艱難。

雖然華爲旗艦機在性能上比蘋果iPhone還稍遜一籌,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兩者間的差距已經逐漸縮小,甚至在外觀設計、拍照、續航等方面,華爲作出了創新與差異化的優勢。所以,我們對國貨也不必妄自菲薄,希望華爲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