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記]現在已經進入到體驗經濟的時代,傳統時代的模式和經驗已經難以應對,唯有轉變思想觀念,用現代互聯網時代的體驗式解決方案,才能夠滿足用戶不斷升級了的需求。而在這一過程中,只有內心強大,才能面對紛繁複雜的市場變化。

董瑞波||撰文

前不久,某地一位經銷商,聽說廠家的返利要在一定時間內用完,否則就會作廢。爲了要回自己經營一年的辛苦錢,這位經銷商欲採取極端錯行爲,爬上了高樓頂端,準備威脅廠家不將返利兌現就要跳樓。

雖然此事僅僅是個案,且已圓滿解決。但是此事說明,經營家電也不是躺着掙錢,不論是商家還是廠家,都會經歷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欲在這一行業打拼,做成一番事業,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心臟。

這裏所說的強大心臟,是指廠家、經銷商這樣的參與者,必須要能夠承受行業在經營中各種波折的能力,不是說掙了錢就沒有痛苦。畢竟這是一個市場經濟,人們常說市場不相信眼淚,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隨時會出現,甚至會令人措施不及。

痛苦最大的來源在於經營者的自我欺騙。往往是把市場理想化,自我感覺十分良好,好像這個生意、項目就是爲我所生。但是,顯示未必就會如你所願。一旦市場與願望相左,就不知所措,亂了原本的經營節奏,結果可想而知。

更甚者是把市場絕對化,以爲自己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傾其所有投入巨大資源,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回報。其實不然,市場的好壞起伏,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就像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經營者的計劃。你能左右的了嗎?顯然是不可以的!

家電品不像快消生活品,它既有快速生活品的屬性,又有耐用消費品的特徵,在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就比較複雜,受到制約的因素也比較多。怎樣平衡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都是歷練,需要經驗的積累。否則,遇到問題就會瞻前顧後,患得患失,難以以平常心態來應對處理。

從價值上來看,家電品一般普遍價值比較高。經營好了確實可以賺到錢,否則也不會在家電領域盤桓那麼多的經銷商。不過,一旦在經營中有所閃失,造成的損失都不會是小數,對經銷商來說那都是傷筋動骨,甚至會大傷元氣。

從週期上來看,家電品的週期比較長。一般大家電品使用至少在5年以上,就某個用戶來說購買的決策時間也是比較長,首次購買更是需要做很長時間的功課,不像一般消費品那樣隨性。更新需求更是有挑選的經驗,決策時間會拉得更長。

這些都給家電經營帶來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經營者必須要抱有平和的心態來應對,否則很難在複雜多變的市場上縱橫捭闔,應對市場隨時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抱有投機心態或操之過急,肯定是難以達到目標。

現在經營家電的廠商從業者,很多已經是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他們學歷高,知識面廣,對新產品、新模式、新方法的接受容易。但也有缺乏經驗,缺少磨礪的不足。想盡快做出成績是好的,但急於求成常常伴隨左右。

特別是現在已經進入到體驗經濟的時代,傳統時代的模式和經驗已經難以應對,唯有轉變思想觀念,用現代互聯網時代的體驗式解決方案,才能夠滿足用戶不斷升級了的需求。而在這一過程中,只有內心強大,才能面對紛繁複雜的市場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