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膝蓋,是個“消耗品”。

每次站、立、跑、跳,即使是最閒情逸致的漫步,也都會對膝關節造成壓力,導致磨損。而一些需要膝關節長期用力快速屈伸的動作,更是增加了關節軟骨的磨損,比如說頻繁的快步健身走、騎蹬自行車、打羽毛球中經常的跳躍、以及需要膝蓋發力的登山、登樓梯等活動,都會造成關節的損傷,引起軟骨退變。

就算我們什麼都不幹,隨着年齡的增長,膝關節也在逐漸衰老,關節軟骨幹燥、變薄、骨質增生,骨質疏鬆,導致退變。

所以說,膝關節,真的是每天都在磨損,每天都有可能成爲折磨你的痛苦之源!

最可怕的是,膝關節一旦發生炎症,還不好康復呢!總是喫藥就好轉,停藥就發作,而且每一次發作都會比上一次更嚴重,這可如何是好呢?

別急!在中醫看來,咱們人體經絡,就是個無所不能的大藥庫!

與其花錢買藥,不如試試咱們身上自帶的“藥”?

不僅節省開支,還能減少對外在藥物的依賴!

那針對膝關節炎症,中醫有什麼樣的配伍呢?

在中醫臨牀實踐中,一般經常採用這樣的穴位配伍來刺激經絡,激活人體自帶的“藥”!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認識這些穴位吧。

這些穴位,都在膝蓋周圍,我們通過掌握正確的穴位進行按摩,可以對膝關節炎起到非常好的緩解和康復作用。

這個穴位的配伍就是:點揉壓痛點+按摩膝關節穴位+揉按髕骨。

點揉壓痛點:

每個膝關節炎患者的膝蓋周圍,都會有不同的壓痛點。這些壓痛點的位置不定,痛感輕重不一。我們可以找到這些壓痛點,然後用拇指進行點揉,按揉到有酸脹感的時候就可以了。

這一步對於我們整體的“配伍”來說,起到“引子”的作用,旨在把淤血痛阻的點揉散,讓我們的康復可以更順暢地進行。

按摩膝關節穴位:

膝關節的穴位有很多,在我們前面的文章裏也介紹過。今天我們要用到的穴位是血海穴、梁丘穴、陰陵泉、陽陵泉、足三里。

按摩這些穴位,能夠起到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血、鬆解粘連、行氣止痛的作用,促使大量新鮮健康的血液湧向受損的關節位置,給組織的進一步修復提供滋養,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揉按髕骨:

髕骨就是膝蓋正前方的“蓋子”,也就是膝關節被稱爲“膝蓋”的原因。我們按摩的時候,可以用5個手指輕輕拿捏住髕骨,在能承受的範圍內髕骨提起、放鬆,然後再做揉、捏、擰的動作,這樣的動作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滑利關節作用。

注意,這一套動作,是刺激經絡以起到康復膝關節的一個“配伍”,一定要從頭到尾,完整開展!每天每個動作做一遍,相信很快可以看到康復的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