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桂梅,華坪女高的校長,自費籌建的全國第一所免費公辦女子高中;

目前畢業生1804名,升學率100%。

最近,女校長髮了一次火;

一名她教過的女生,畢業之後做起全職太太,家裏稍有積蓄,想給學校捐款,卻被她不留情面地轟走了。

學生嫁的是貴州人,夫妻兩個人賺了點錢,說是要回來報答母校、向母校捐款;

張桂梅直接當着她老公的面說:你給我滾出去。

學生問是不是嫌棄自己沒能力,張桂梅的回答很直接,就是嫌棄;

張桂梅直言,自己看不起這名學生,看不起全職太太。

在張桂梅看來,選擇做一個全職太太意味着放棄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你有能耐的時候,男的還把你當回事;沒有能耐的時候,現在多少家庭主婦在家待着,剛開始做全職太太可能沒什麼,但時間一長,夫妻之間就沒有共同語言了。

你被社會所淘汰了,他回家也不知道跟你說啥,他的事業你也沒有辦法幫忙,出主意的能力你都沒有,整個把你控制在原來的水準上了。磨來磨去,這原來的水準也沒有了。”

女人還是要對自己狠一點,當全職太太不是良選,這相當於是把自己視爲是模特或花瓶,你指望男人喫飯,你指望他們養你?男人有錢了也不會想養你這樣的花瓶;

女人要靠能力,要靠自己,不要相信這些男人。

(2)

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這是這位女校長的至理名言;

偏僻山區的女孩子能夠接受教育本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通過張桂梅數年努力,女高學生在校三年能夠免去學費、服裝費、牀鋪費、書本費、資料費、水電費,即除了生活費,其餘全免;

她想要改變對女性的不公平,想幫助貧困山區的女生找到一個出路,給女孩們主宰自己命運的機會;

讀書、高考、走出去,讓大山裏的孩子擁有平等的人生選擇權,去選擇事業,追逐夢想,去構建更大的世界;

而現在這個女孩子接受了教育,有了平等的選擇權,卻還是選擇結婚生子,照顧家庭;

那麼讀書,讀大學起了什麼作用?

這時候,無論任何人都會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憤怒: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讓你讀書接受教育,不是讓你做全職太太的;

這就像一個辛苦把孩子撫養成人的母親,滿心希望孩子能夠發光發熱,沒想到孩子是個爛泥糊不上牆的玩意兒,浪費了自己的心血;

女校長言辭激烈,言語中體現出對婚姻,對男人的深深懷疑;

我們不要斷章取義做槓精,非要雞蛋裏面挑骨頭,去指責這些言論偏激;

換了任何一個人在女校長的位置上,都會有種希望落空的憤怒。

(3)

讀書是讀書,但是讀完書,怎麼選擇人生又是個難題;

有些人即使讀到了博士,也依然內心懵懂。

其實,全職太太也有幸福的,只是這種幸福吹彈可破;

一次家庭的危機,一次丈夫的失業,一次家庭投資的失敗,都足以讓這種幸福美滿瞬間坍塌。

一個人的選擇往往由兩部分組成;

一個是學識教育帶來的選擇,一個是心靈教育,思想境界帶來的選擇。

一個人可以義無反顧的從高中考入大學,所向披靡的衝出環境的桎梏;

然而,大學讀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獨立人格;

至少一半人,在這個地方就已經滯後了,滯後於終身學習,滯後於事業家庭的選擇;

最終還是回到了出生的環境,停留在以前的閉塞狀態中。

而自己的能力資本,信念,卻是始終跟隨自己終生的東西;

能在遭遇人生至暗時刻時,幫自己走出泥坑。

女校長的言論聽上去太女權,其實什麼權不重要,重要的是認清現實;

作爲女性,婚姻當然可以選擇;但是獨立的事業必不可少,從女生到女主婦沒有錯,但全職太太還是風險太大。

女生受教育能受益三代人,是個理想狀態,現實存在太多變數;

從女生到考上大學,再到獨立人生,這些大山中走出來的女生恐怕還缺少一堂心靈成長的教育課。

(作者:韓楓,華東師範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歐美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歡迎留言給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