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一天什麼都不做都覺得很累?

我有過,裸辭,失業在家的那段時間,是我過得最糟糕的一段時間,2019年的下半年,我自信滿滿的裸辭掉了一份工作,本以爲可以很快的找到下一份工作,沒想到卻在家呆了4個月之久,那段時間我不敢告訴家人自己的狀況,因爲心虛也很少和家裏人聯繫。一開始我想的是休息幾天再說,休息了兩天就已經受不了了,於是開始找工作。

面試了很多單位,由於沒有什麼技術,可以勝任的都是一些門檻低的工作,當然,工資也很低。

漸漸的我失去了耐心和信心,找工作的激情一退再退,最後,乾脆在家待着一直等待一些比較靠譜的招聘信息出現。

早晨起來,已經睡到自然醒的我接着躺在被子裏玩手機,中午買菜做飯,到附近的商超溜達一圈,到後來,我已經逛遍了周圍,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不想再出門了,中午喫完飯繼續待在牀上。就這樣一天比一天累,不僅身體累,心更累。

我開始出現頭昏,上火,嘴角起泡,嗓子疼等一系列症狀。我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有一天我去面試了一家公司,薪資還可以,於是我打算不再挑剔,好好上班,上班第一天我不適應,本想退縮,想想待在家裏那些日子就覺得噁心,打消念頭,就這麼過了一天又一天。

如今就算工作再不順利,有多想辭職,我再也不會裸辭了。

回憶起那段時間,雖然天天休息在家,睡覺時間長了,不用擔心什麼了,依然覺得很累。爲什麼?

說白了,就是你的CPU內耗從來沒有停止過運行,其實完成一件事情本身並不累,比如去面試再回到家,反而覺得充實了一點。

但是對你而言,你卻要提前消耗掉要做這件事的過程,於是你在心裏開始預演這件事所有可能出現的負面結果,然後再去想到底該不該做。

就像明明有一些公司是可以面試的,可我還是賴着不動,因爲想到去面試可能又是不好的結果,打擊自信心,就想着算了。

這前後的過程,就能消耗掉你自己所有的時間和能量,然後變得精疲力盡,而這件事最後就算你做了,你也是帶着負面的心態,隨之而來的就是拖延,自責的惡性循環,這就像是楊絳先生的那句話:你的問題就在於你想得太多,而書讀得太少,用一篇文章來解釋,就是:“識不足則多慮,智不足則多疑,度不足則多怨。”

當一個人的見識不足的時候,就會過度擔心很多事,沒有安全感,當一個人認知不足的時候,就會對很多沒見過的東西半信半疑,當一個人的格局不夠時,導致自己整天抱怨,哀嘆。

而當你內耗太過嚴重的時,你需要學會的就是自我認可,學會走出行動前的臨界狀態,這就像維特根斯坦說的:房間的門,從未上過鎖,只不過它是向內開的,而一個人如果總是向外推,沒有向內推,就會被困在這個沒有上鎖的房間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