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來歷,不管是賈府的子女,還是以各種理由,爲了各種目的借住在賈府中的人,或是投奔賈府來的丫環等等。在這之中,很多人覺得林黛玉是可憐的,她失去雙親,身體孱弱,最後結局也讓人心疼。但是至少她在生時,有賈母的疼,賈寶玉的愛,這是很多人終其一生可能都沒有的,從這一點來看,她的命運並不只是片面的慘。

也有人覺得其中最可憐的是從小被拐賣的香菱,但是書中最讓人惋惜心憐,設定也最悽慘的,其實是一個頗有身份的女子,這個女子便是嫣紅。有一句諺語是用來形容女子的,“和離之後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成親,有時候就決定了一個女子這輩子的命運,緊緊地與夫家聯繫在一起。那麼嫣紅,她的一生就像一隻風箏,生死存亡不由自己,全掌握在別人手上。

不熟悉《紅樓夢》這本書的讀者,甚至不知道嫣紅這個角色,但是一定知道“賈赦強搶鴛鴦”這個情節。因爲鴛鴦是賈母得力的丫環,平時掌管着賈母的體己,所以賈赦的心思不只是在鴛鴦這個人身上,還打着賈母財產的主意。這種事情鴛鴦和賈母怎麼會沒有發覺,所以賈赦和鴛鴦這門親事不會成功。賈赦覺得有失顏面,惱羞成怒,心有不忿,便花了八百兩銀子從外面買來了嫣紅。

這麼看來,嫣紅只是賈赦眼中鴛鴦的替身,這個時候的她,也只有十幾歲。這種出場在我們眼中是十分可憐的,但是對於和嫣紅出身一樣的大批女子來說,能被賣到賈府,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不然自己有可能只能在最低端的那些場所摸爬滾打一輩子。

在書中,嫣紅出場次數不多,情節也很單一,但是在這寥寥幾筆中,就有風箏的出現,而且是“齊整風箏”,這裏其實也是在暗喻嫣紅正是靠着樣貌被賈赦畫大手筆買進來,八百兩銀子也不是個小數目,嫣紅也算是靠樣貌給自己謀了個相對來說好一點的出路。

但是嫣紅只是空有身份,在賈府的地位之低微,從這裏也可以看得出。最開始是丫環們看到了一個好看的風箏,賈寶玉看到則說認識這個風箏,是嫣紅姑娘處的,紫鵑卻沒有物歸原主的意思,想要自己拿着風箏把玩。

探春道“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黛玉也說道“可是呢,把咱們的也拿出來,咱們也放放晦氣”。從這裏可以看出,即使知道是嫣紅的東西,大家卻也無任何敬畏尊敬之意,言語間還在玩笑,並沒有真的將她當成一個有地位的姨娘對待,可想而知嫣紅平日的地位。

這麼看來,嫣紅生的悽慘,過的悽慘,從出生長大,再到被選擇到賈府,這些都不是她自己做得了主的。本也是花一樣的年紀,卻成了想要自由卻斷了線的風箏,沒有了自由,註定艱澀一生。

總的來說,還是一個可憐的角色,我們在可憐她的同時,更應該知道在書中嫣紅這個角色背後,有多少現實生活中的姑娘正過着低配版嫣紅的生活。這也是曹公的高妙之處,僅僅一個最簡單的小角色,也值得我們思索很多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