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喫人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有部漫畫就描述了這樣的故事——

《預告犯》

這部作品出自日本漫畫家筒井哲也

說起筒井哲也,絕對算是日本漫畫界中特立獨行的人物,他不畫萌,不畫腐,專門用冷冽的畫風描繪角色被現實逼到死角後的反應。

而這部《預告犯》就是筒井哲也的代表作,在15年的時候還被改編成了電影上映,引來一片好評——

這次就來看看《預告犯》到底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01

開局

故事開場,是一名頭戴報紙的奇怪男人。

他在網上直播,宣稱要改變世界——

而他的做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制裁一些品行不端的人,並直播制裁過程。

他還對此做出了預告——

最開始,這套中二言論並沒有引起他人的注意。

可誰也沒想到,報紙男真的將自己的預告付以行動。

最初的制裁對象是一名食品店的兼職員工。

這個人曾在打工的食品店裏弄出油炸蟑螂給顧客喫,後來被網絡曝光並人肉出了身份——

報紙男就將他綁架監禁,並喂他喫下了炸蟑螂——

還有一名大學生,當時他學校裏的同校女生被人X侵,他卻在網上說——

“輕易跟着男人走的女方也有責任,完全是自作自受。”

這番攻擊被害者的言論引發了許多網友的憤怒——

報紙男自然沒放過他,立馬綁架了大學生,還用棒棒給他爆了菊——

報紙男的行徑有些出格,卻又滿足了觀衆被壓抑已久的正義之心。

因爲那些被制裁者的行爲確實讓人討厭,明明傷害了其他人,卻又沒到觸犯法律的程度,被傷害的人只能通過輿論來對他們進行無力的控訴。

很多人對那些人的所作所爲也看不過去。

就像那個大學生報警後,警察也將他之前說過的話如數奉還,讓他想想當初說出那種話的時候別人是什麼感受——

這樣的行爲讓報紙男一度風靡於網絡,也讓報紙男的行爲越發大膽。

後面的預告也越發過火,甚至還放火燒了一家食品工廠——

理由是那家工廠曾造成多人食物中毒,卻拒絕承擔責任——

最後,他還放出了殺人預告——

從最初的小打小鬧,到後面的殺人放火。

報紙男的行爲明顯偏離了初衷。

那麼,這又是一個勇者屠龍卻最終成爲惡龍的故事嗎?

非也。

故事背後的真相其實遠遠比這要.....簡單。

02

身份

故事進展到中段,報紙男的身份就已經被揭開。

報紙男並非一人,而是一羣人——

成員一共有四名,他們都來自社會的最底層。

報紙男的領袖“奧田宏明”曾是一名IT公司的苦逼程序員,兢兢業業地爲公司拼了三年,就是希望能從臨時工轉爲正式工——

可時間到了,社長根本就不想履行諾言,還出言嘲諷——

甚至在知道奧田有轉正的“野心”後,黑心老闆還找各種理由將奧田辭退——

要知道,在日本被辭退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有過這種“黑歷史”的員工根本沒法再從事類似的工作——

奧田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去黑市出賣體力來勉強餬口——

這裏的工作不僅辛苦,還要時刻忍受工頭的壓榨——

不過,環境雖然辛苦,奧田也和一同幹活的幾人苦中作樂,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

那幾人分別是喜歡音樂的“關西”——

迷上老虎機敗光家業的“胖墩”——

有女性恐懼症的阿宅“大雄”——

以及來自菲律賓的“豆芽菜”——

不同背景的幾人淪爲社會的最底層,可殘酷的是,連維持這樣的生活都變得不可能。

“豆芽菜”在菲律賓長大,母親臨死前告訴他生父是日本人——

他爲了來日本找父親,不惜賣掉了自己的一個腎。

可來到這裏後,又因爲沒有就職簽證,只能從事這種苦力工作。

終於有一天,勞累過度的他因爲腎衰竭而倒下了——

奧田幾人本想求工頭幫忙,但冷血的工頭卻只顧着算計自己的利益,甚至毫無人性地將鐵鍬甩到死去的“豆芽菜”身上,讓剩下幾個人草草埋了——

這冷血的舉動激怒了剩下的所有人。

怒不可遏的胖墩抄起鐵鍬將工頭打倒在地——

而剩下幾人也都接過鐵鍬,一人一下將工頭殺死——

幾人就這樣成了一起殺過人的共犯。

在埋葬好豆芽菜後,幾人也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他們原本打算自殺一了百了。

但奧田卻提議在自殺前,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

於是,就有了這個“報紙男”的組織。

看到這,或許你會覺得,這不就是幾個loser慘遭壓迫後,心理扭曲跑去報復社會嗎?

纔不是。

他們的制裁都事出有因,因爲他們最能理解社會上弱者們的痛苦,也因此獲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在警方破案的過程中,甚至有人主動爲報紙男頂罪,心甘情願地蹲拘留所——

而且報紙男的行事也並不偏激。

哪怕是後來的殺人宣言,也並非真正的殺人,只是爆出那個政治家的黑料,斷送他的政治生涯——

甚至到了故事的結尾,他們宣佈的最後制裁對象正是他們自己——

他們到底想做什麼?

————我是劇透的分割線————

03

真相

報紙男們確實是集體自殺了,他們是將當初的那場自殺挪到現在執行——

只是在自殺的過程中,奧田將藥偷偷換掉,只有他一個人服下了真正的毒藥——

等警察找到他們的所在地之後,發現了睡着的三人以及死去的奧田——

而通過奧田留下的視頻資料,才知道報紙男們最終目標僅僅是希望通過社會上的騷動吸引警方的注意,從而在警察的幫助下,找到豆芽菜的親生父親——

這是.....何其渺小的一個願望啊。

無關社會、無關正義,僅僅是爲了幫到朋友,他們幾人就甘願爲之赴死。

或許你會說這未免也太極端,冷靜下來總會有更好的辦法。

可他們確實是已經走投無路。

四人都是社會最底層,被所有人瞧不起,沒有一個人在意他們。

他們無處宣泄無處發聲,甚至還不被社會所接納。

只有用這種堪稱慘烈的方式引起別人的關注,纔有獲取幫助的機會。

可悲的是,對於事情真相全然不瞭解的看客們,卻全都圍在屏幕前肆意嘲笑和批判。

哪怕當四個男人當衆自殺的時候,圍觀的也不過是一張張充斥着好奇與冷漠的面孔——

“錯的不是我,而是這個世界”

這句名言堪稱是中二時期的標配,但放在這個故事裏卻有種無比沉重的悲涼。

那是一個喫人的世界,哪怕一條鮮活的生命在眼前逝去,也不過是無數句肆意評判的風涼話。

爲什麼不去求助?

爲什麼不好好努力?

你自己難道就沒有錯嗎?

可事實上,自己發出的微弱的呼喊又有誰能聽見?

如果不是他們用那種極端的方式進行報復,他們的境遇又有誰會來關心?

生命很堅強,但也同樣渺小與脆弱。

只希望更多的人不要陷入同樣的境地,不要因爲沒有退路而做出如此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