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Android系統,iOS端用戶對於體驗新系統這件事的熱情無疑要高漲得多。在iOS 14發佈六週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使用率就已經接近50%。日前有海外iOS 14用戶發現,當他們在搜索窗口輸入內容時,已經不再顯示谷歌的搜索結果,而是會顯示蘋果自己生成的搜索建議,同時還會顯示其自動聯想的建議,因此這也意味着蘋果擁有從10億用戶常用搜索關鍵詞中進行學習的能力。

據海外媒體援引業內人士的觀點稱,這一改變也標誌着蘋果搜索功能開發的重大進步,但至於說蘋果方面爲什麼要在搜索引擎上發力,則可能與目前美國政府對這兩家科技企業的反壟斷調查有着密切的關係。

在經過了長達16個月的調查後,美國國會和司法部針對Facebook、谷歌、蘋果、亞馬遜的反壟斷調查也迎來了實質性進展,在這份449頁的反壟斷調查報告中,四家科技企業都被列爲不同領域的壟斷者。其中谷歌則成爲了20年來美國最大反壟斷訴訟的被告,而讓谷歌走上被告席的關鍵,則是其對搜索引擎和搜索廣告擁有壟斷權。

在美國司法部提交的一份長達64頁的指控文件中,谷歌被描述成一個“壟斷互聯網的門衛”,並被指控利用排他性協議和反競爭行爲,有效擁有或控制着搜索的分發渠道。而美國司法部所言的“排他性協議”,指的是在過去十數年間在排他性協議上,谷歌每年支付鉅額資金給設備製造商、通信運營商,以及瀏覽器廠商,以此保證它們將谷歌設爲默認的搜索引擎。

雖然蘋果與谷歌在某種程度上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但兩者在某些方面其實又是合作伙伴。據《紐約時報》的相關報道顯示,谷歌每年會向蘋果支付80億至120億美元,這也是其每年向外部支付的最大一筆款項,並且這筆錢約佔蘋果年利潤的14%至21%。而這筆交易的最終目的,則是確保谷歌代替微軟bing,成爲蘋果設備上三大端口Safari(瀏覽器)、Siri(語音)和Spotlight(快速搜索欄)的默認搜索引擎。

根據美國司法部檢察官的說法,這筆交易是用於保護谷歌壟斷和壓制競爭的非法手段,其現在幾乎有一半的搜索量來自蘋果旗下設備,而失去協議則被該公司內部描述爲“恐怖”和“紅色代碼”。誠然,對於谷歌這樣一家以數字廣告爲核心的企業來說,自家搜索引擎能夠擁有的入口越多,廣告覆蓋面自然就越廣,因此失去蘋果這一合作伙伴的後果確實是非常嚴重的。

假如沒有此次反壟斷調查,那麼這筆交易對於蘋果與谷歌來來說無疑是“雙贏”的,畢竟谷歌藉此拿到了流量,而蘋果則用非核心業務換取了一筆驚人的收入。但在反壟斷調查鎖定谷歌,讓蘋果因爲與谷歌的交易而受到批評的情況下,也使得蘋果改變這種現狀的動機越來越強。

因爲與谷歌之間關於默認搜索引擎的交易,而讓自己成爲谷歌反競爭行爲的幫兇,顯然蘋果方面是不情願的。此外,谷歌又被曝出涉嫌利用搜索引擎監控用戶隱私,而蘋果則向來強調自身對於用戶隱私安全的關切,所以自然也需要與谷歌在這一方面做出切割。

並且外界認爲,由於蘋果如今正在就App Store的壟斷問題與Epic Games展開訴訟,如果因爲與谷歌的合作伙伴關係被公衆認爲是壟斷行爲的“共謀者”,可能難免會對App Store是否涉及壟斷造成影響。而根據美國司法部前代理助理檢察長Sharis Pozen的說法,在解釋爲什麼從谷歌那裏獲得數十億美元時,蘋果方面必須 “謹慎行事”。

如果美國監管機構阻止了蘋果與谷歌有利可圖的合作伙伴關係,則蘋果的搜索功能可能將爲其提供另一種選擇。在其上一家合作伙伴微軟向雲計算業務轉型的情況下,如今市場上已經幾乎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開出與谷歌類似的價碼來,並且就蘋果自身來說,在發力服務業務的同時擴張廣告業務實現營收多元化,也是順理成章的選擇,而搜索引擎廣告這塊蛋糕對於蘋果來說,或許也不會被放過。

事實上,蘋果方面可能很早就做好了自研搜索引擎的準備。衆所周知,搜索引擎是一個幫助用戶搜索並呈現出所需內容的程序,爲了實現這一目的,搜索引擎需要網絡爬蟲來收集和存儲在無數個服務器上的信息,需要索引來建立數據庫將關鍵詞和頁面內容之間進行關聯,並通過算法來根據網頁質量和受歡迎的程度進行排序。

而早在2015年,蘋果就已經證實其在使用自家網絡爬蟲Applebot,來改進Siri與Spotlight搜索的使用體驗。有相關信息顯示,Applebot的幾乎與谷歌的爬蟲一樣,在沒有來自蘋果的特定需求時,Applebot就會依照谷歌的指令規則來運作。並且早在2017年,蘋果就挖走了谷歌的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總監John Giannandrea,如今這位在谷歌工作8年的搜索引擎領域專家,也已經成爲了蘋果管理團隊中的一員。

今年初,蘋果還收購了一家位於巴塞羅那,從事AI和機器視覺技術的初創公司Vilynx。據相關報道顯示,Vilynx開發了一項利用AI分析視頻並理解視頻內容的技術。因此外界認爲,蘋果可能會將這項技術應用到Siri和搜索引擎上,除此之外,還可以應用在相冊、電視和新聞APP推薦等方面,以向用戶展示更多的相關內容。

如今在外界看來,之所以現在谷歌在搜索引擎領域幾乎沒有敵手,最大的優勢或許就是規模,畢竟無休止的用戶反饋不僅貢獻了海量數據,而且有助於其調整搜索引擎的結果,並確定需要改進的地方。而擁有10億用戶量的蘋果在這一方面顯然並不遜色於谷歌,即便在iOS 14中引入第三瀏覽器後,Safari的市場競爭力依然十分強大。因此在有了技術積累,也有用戶基礎,還持有大筆現金、年利潤超過500億美元的蘋果,在各方面來看顯然也能夠hold住搜索引擎這樣一筆投資巨大的業務。

所以也難怪外界有觀點認爲,或許美國監管機構對於谷歌的反壟斷訴訟最終是“一個巴掌打在了手腕上”,但假如蘋果在搜索引擎上這一波“背刺”了谷歌,可能就會讓谷歌頭疼很久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