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猶如一個“標籤化”的社會,人的身份定義,離不開各種“標籤”,而往往這些“標籤”,不是你自己隨意貼一個就可以生效,而是有專門的機構來賦予你各種“標籤”。

就如同你想要當一個書法家,你自己在腦門上面貼上一個“書法家”的標籤,顯然這一身份是不會得到他人認同的。

李逸野

但是如果中書協發給你一個小本本,說你是他的會員,然後還戳了個小章章,雖然你腦門上沒有貼上“書法家”三個字,但人人都會說你是個書法家。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想得到“書法家”這個身份標籤的認證,找中書協準沒錯。當然,也有許多人尚未拿到中書協授予的書法家身份標籤,儘管人們也稱他們爲書法家,但他們還是極爲渴望能真正得到中書協確認的那個標籤本兒。

那個書協會員小本本,總是能讓一些書法家獲得成就感。於是,我們又可以看到,很多書法家正在擠破頭想要加入中書協。

李逸野書法

這是件好事,因爲人總得有點追求,中書協爲許多書法家立了一個追求的目標點在那裏,讓他們不至於在書法道路上迷茫。

不過世間事總是那麼可笑,有些人夢寐以求的,卻正是別人毫不在意的。

有些書法家在中書協的門外苦苦攀求,而有些書法家卻想丟掉中書協的標籤,你擠破頭想要加入中書協,他們卻選擇主動退出中書協,就好像在中書協裏面多待一天都難以忍受。

吳丈蜀

加入中書協算不上新聞,但退出中書協卻能算,畢竟,想加入的太多,而真正主動退出的卻很罕見,而且反常,尤其是,那些選擇退出的書法家,往往又都是書壇大有名氣的傢伙。

很多正準備“擠破頭”加入書協的書壇中人,並不能理解這些退出者,大衆也對這些主動退出者很是詫異,他們的退出,往往總是要在書壇掀起一陣“騷動”。

那麼,這些選擇主動退出了書協的書法家們,如今都怎樣了呢?咱們來挑幾位有代表性的退出者看看:

劉佑局

年逾九旬的李逸野大概是這些退出者中最老的一位了,同時,他也是聲明退出書協次數最多的一位書法。早在二十多年前李老就宣佈過退出一切與書法有關的協會,其中就包括中書協。

四年前,因爲中書協又將其納入會員名單之內,惹得李老先生大爲不快,再次高度聲明瞭自己決然的退會意志,還用上了“只求活時乾淨”這等剛烈的言辭。

如今,李逸野被視爲是書壇最爲有骨氣的書法家,無論是書法還是人品,都受到了後輩們的尊重。

劉佑局書法

還有一位叫吳丈蜀的名家,他曾執掌《書法報》多年,按理來說,作爲《書法報》的老大理應和書協有着超級良好的關係。

然而,在二十七年前他卻以“恥與這些人爲伍”這個理由宣佈退出,這個重磅人物的退出,當時就引得書壇爲之“震盪”。

退出之後的吳丈蜀,以閒雲野鶴的姿態遊藝於書壇,晚年時也成爲了公認的書法大家,如今,吳老已仙逝多年,但他當年退出的事蹟仍在書法江湖流傳。

劉正成

九年前,廣東書壇大佬之一的劉佑局也“揭竿而起”,不僅主動退出了中書協,還毅然退出省級書協一哥的角逐,他的退出理由比較委婉,說自己因爲批評了不少書法不良現象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才決定退出,看似是爲了“賠罪”,實則頗有壯士斷腕之勇。

退出書協並沒有影響劉佑局的發展,他甚至獲得了國際藝術界授予的院士榮譽,在書法之道上同樣是日新又新不斷取得了新的成就。

劉正成大約是近年來退出書協的最高職務者,他曾出任書協的祕書長這一要職,可以說在當時幾乎是中書協裏面的中樞人物。

劉正成書法

然而,這個曾爲書協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大佬,最終也黯然選擇了退出,如今的劉正成更是另覓高枝,成爲了國際書協的“領頭羊”,大有要與中書協分庭抗禮的趨勢。

當然,近二十餘年來宣佈退出中書協的人遠不止於上述這些名家,還有諸如田蘊章、曾翔等等,退出的緣由也是五花八門,有不屑於當下書風的、有恥於與南郭先生爲伍的、也有因爲私利受損的、還有跟風博名的……

不管怎麼說,中書協那張“標籤”的公信力,正在持續減弱,但與此同時,也仍然有人前赴後繼踊躍加入,退出者的那些“缺”,永遠是不愁沒人“補”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