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40歲的網友在平臺諮詢:單位例行體檢做胸部CT,報告提示肺部實性小結節,冠脈鈣化,爲何這麼年紀輕輕冠脈就出現了鈣化,冠脈鈣化嚴重嗎,不是老年人才會鈣化嗎?

冠脈鈣化就是冠狀動脈鈣化,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動脈粥樣硬化始發於兒童時代並持續進展,通常中年或老年出現臨牀症狀(不要驚訝,人的很多器官剛長好就開始了老化進程)

下面這一段是很專業的發病原理講解,非專業人士可以跳過,翻譯成看得懂的話就是冠狀動脈受損,血管內各種細胞拼命修復,結果留下了疤痕,這疤痕容易吸引鈣質堆積就硬化了,很多疾病都是如此,受損了,修復了,過度了,就生病了。

動脈粥樣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血管平滑肌、巨噬細胞及T淋巴細胞聚集,進而結締組織基質增生,脂質聚集,病變累及大中肌性動脈,使動脈中層逐漸退變鈣化,導致動脈壁增厚、變硬、血管管腔狹窄,甚至閉塞或者血栓形成,使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器官缺血壞死而導致冠心病。

動脈粥樣硬化的鈣化可出現於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較年輕成人的病變,爲在脂質核的脂質小體中的結晶鈣的聚集。人在逐漸衰老過程中,血管也會衰老,血管鈣化就是血管衰老的一種表現,所以血管內鈣沉積在較年長人羣中更爲多見且程度更重。血管鈣化是衰老血管重塑過程中的特徵性改變,也是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鈣沉積提示了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存在,一般來說,鈣沉積越嚴重,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範圍也越廣。

冠脈鈣化是不是很危險呢?

也不一定,隨着現代冠脈CT普及以後,冠脈鈣化非常常見。如果單純的冠脈鈣化,沒有管腔狹窄,只能說明冠脈裏面有鈣鹽的沉積,變得非常硬,並沒有明顯的危險。而且有些臨牀和生物力學研究顯示,鈣沉積趨於去減低斑塊破裂的脆弱性,因此認爲冠狀動脈鈣化似乎屬於一種"良好"的標誌。也就是說,有鈣化說明血管內斑塊穩定,屬於硬斑塊,不容易破裂,從某種意義說,反而是一種好的表現形式。

但另一方面,血管內膜鈣化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密切相關,又稱動脈粥樣硬化性鈣化。在血管病變中,血管鈣化是導致原發病病情惡化、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它不僅導致血管順應性降低、彈性減小,還會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表現爲血壓升高、主動脈瓣狹窄、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等。

冠脈鈣化怎麼辦?

對於單純冠脈鈣化無血管狹窄者,需關注是否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險因素,並進行冠心病的一級預防。生活方式改變比如戒菸限酒、控制血壓血糖、低脂飲食、運動等等。

已經出現冠脈狹窄的話,則要根據狹窄程度來決定治療方式,狹窄大於50%已經可以診斷冠心病了,服藥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調脂穩定斑塊治療,ACEI的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等等。血管狹窄>75%,藥物控制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可能就需要血運重建即支架或搭橋。

#百裏挑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