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rw

乔恩·米切尔的书揭露了美军生化武器发展的冰山一角

英国记者乔恩·米切尔近日出版的新书《毒害太平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太平洋作为关系美洲和亚洲亿万民众福祉的母亲海洋,在近年来却沦为了美军的毒剂试验场和垃圾废料场。这些毒剂和废料的主要来源是美军遍布全球范围内的各类军事实验室以及各个大型驻外军事基地。

太平洋岛屿的混凝土堡垒下埋藏着生物和化学试剂废料

众所周知,美军在全球部署了200个以上的生物实验室,用于生物战的研究。美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生物武器具备法律边界模糊、攻击对象广泛、毁伤消费比高等等一系列突出优势。在必要的时候,美军可以选择特定的生物武器对目标对象国家的农业、人口等战略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且可以逃避国际法的制裁,当前国际法对于生物武器和生物武器使用手段的定义尚有漏洞可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生物武器威力和使用这类武器所承担的国际法律责任之间的不平衡,正是促使美军加大研发投入的关键原因。

美军以生物防御为噱头,积累了大量生物武器技术

遍布全球的实验室方便美军采集自然中的病菌毒株,同时方便美军在全球各个地区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数据的收集工作。美军的生物战计划也因此逐步具备可执行性。在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的支持下,美国已经建立了生物威胁识别中心、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应急中心和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形成了当前世界上最完备的生物国防体系。

依托全球各个实验室的数据支持,美国建设了国家生物防御体系

在全面为生化威胁做准备的同时,美军依托全球实验室的庞大数据已经发展了一整套针对不同规模战争的生物防御计划。随着美国生物国防计划的实施,为了提升防御的有效性,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民间、政府和军方的科研机构开展生物研究。政府大量投入为美国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发达的生物科技,当前的美国各个科研院所的生物科技研发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沿;第二,构建了世界最完备的生物防御体系;第三,发展出针对特定人群的人口绝育、致癌和体制衰退相关的生物科技,生化武器开始成为新的战略威慑形式。

大量的政府资金被用于开发美军生化武器

深度发展生化技术的同时,美国还发生多次生化样本泄露的事故。除了向太平洋和部分岛屿转移危险的生物试剂或者化学废料之外,2015年后,美国未完全灭活的炭疽杆菌样本发生泄露,科研人员和民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除此之外,美国还握有天花病毒活体样本,一旦基于改型病毒的生物武器投放战场,世界上其他国家将难以迅速对天花病毒做出应对。

美军多次进行生化武器威胁下的军事演习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给世界各国注意防范新型生物威胁敲响了警钟,生物科技相对发达的国家可以掌握疫苗和特效药物,而生物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想要摆脱病毒威胁几乎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物资支持。地球是全世界共同的家园,向太平洋转移生化废料的行为要遭到谴责和追责,但是我们更要注意这背后的生化武器威胁已经成为了现实。

相关文章